圖:易綱昨日表示,央行正在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中國央行副行長易綱表示,央行會繼續保持市場流動性的充裕平穩;其中,推出14天逆回購給市場更多選擇,同時7天逆回購的操作也會繼續保持。此外,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發布報告,建議將M2增速目標改為M2監測區間,並分步驟建立利率走廊,以降低市場利率波幅和培育政策利率。
易綱昨日在中國普惠金融國際論壇上表示,央行正在利用公開市場操作一系列的措施保持市場流動性充裕。
其中,推出14天逆回購會更有利於整個市場發展和流動性充足,14天期逆回購給市場更多的選擇,而7天逆回購也會繼續保持。
央行周三已重啟時隔逾半年的14天逆回購操作,昨日進行的14天逆回購規模為500億元(人民幣,下同),累計三日的投放規模為1800億元,本周進行的7天期逆回購的規模也有所加大,累計5天達到5350億元,昨日的7天期逆回購規模為950億元。兩期限品種的中標利率均持平在2.4%及2.25%,本周連續三周實現淨投放,淨投放的規模由上周的155億元,大增至3100億元。
被問及7天回購利率會否發展成政策利率,易綱回應:「我們可以慢慢看,有這個苗頭。」
央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等人在《新貨幣政策框架下的利率傳導機制》報告中稱,內地短期利率通過債券市場向中長期收益率的傳導效率約為其他大國的70%,而短期利率通過銀行體系向貸款利率的傳導效率可能只有美國的50%。
阻滯傳導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貸存比上限、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對貸款的數量限制、對市場的各種准入管制、市場流動性缺乏、衍生產品市場發展的滯後、借款主體的軟預算約束等。
央行報告倡建利率走廊
報告的主要建議包括:第一,把M2增速目標改為M2監測區間;第二,分步驟建立利率走廊,以降低市場利率波幅和培育政策利率;第三,弱化數量型管理體制因素(包括過高的存款準備金率和對貸款的數量限制)對利率傳導機制的人為約束;第四,加快推進硬化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預算約束的體制改革;第五,進一步發展債券市場,提高流動性,以強化政策利率的傳導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