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銀債超購兩倍 每人料獲四手

時間:2016-08-04 03:15:25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王嘉傑報道:銀色債券昨日截止認購,市場反應熱烈。據金管局初步統計,認購金額約90億元,超額認購兩倍,認購人數約為7.5萬人,按最多接納30萬份申請計劃,每人約可獲得四手,每手為1萬元,金管局會於今月10日(即下周三)公布正式認購結果。據昨日多間銀行資料顯示,每名申請者平均認購10萬至16萬元,申請者更有人豪擲600萬元認購。

  銀色債券與過去幾年政府發行的通脹掛鈎債券(iBond)相似,每半年派息一次,息率按過去半年的本港通脹比率計算,最低的息率為2厘,較iBond的1厘為高,但就不設二手市場,投資者只能向銀行提前贖回債券,並獲得累計未付的利息,而且申請人只限65歲以上的香港居民。

  銀色債券屬於「零風險」的產品,加上保證息率較iBond為高,故吸引不少長者認購。中銀香港(02388)公布,該行的銀色債券認購反應理想,累計認購人數與iBond 6長者客戶相比增加27%,累計認購金額增加167%,平均每人認購每手數約10手,並有一舉600萬元的認購申請。由於申請人年紀較大,因此銷售渠道主要是透過分行銷售佔82%,其餘的網上及電話認購則佔18%。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助理總經理張穎思表示,由於銀色債券風險低以及保證息率較iBond高,故會有較多長者認購。她不認為會影響iBond銷情,因兩者出售方式不同,iBond是設有二手市場。對於明年會否增加發行量,她則表示要留待明年情況再決定。

  有長者豪擲600萬認購

  雖然颱風「妮坦」日前吹襲本港,銀行停市一天,令認購時間縮短,惟其他銀行認購反應亦不俗,工銀亞洲客戶平均認購金額超過15萬元,亦有申請者認購金額達600萬元。花旗銀行亦表示,銀色債券認購反應理想,平均每人認購約16手;永隆、花旗及恒生認購情況相約銀行亦稱,客戶平均手數達12手,逾半數申請人為65至70歲之間。

  另外,由於銀色債券獲兩倍的超購,故銀行間都推出退款優惠。以中銀為例,若將退款資金及新資金用於在該行做港元定期存款,可享高達1.18%年利率。

  銀色債券的年期為三年期,政府將連續兩年發行,測試市場反應。早前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局長陳家強表示,估計大批投資者將債券提早出售予政府的機會不大;若反應欠佳,明年將調整發行金額。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