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倪巍晨上海報道:有滬港通推出和平穩運行在前,市場對於深港通的預期並不模糊;港股通的總額度或在八月下旬用盡,這也刺激深港通的熱度不減。有市場觀點指出,由於投資標的和推出節點的差異,深港通並非只是滬港通「翻版」,或許還將「更受歡迎」。
港股公司頻頻北上路演,內資布局策略接踵而至。六月起南向資金活躍,數據顯示,上月15日起的12個交易日裏,有九個交易日資金流入超20億元,上月24日資金流入更高達57億元。「近期港股通的活躍,不排除有炒作深港通的意圖。」安信國際研究部董事韓致立在安信國際日前在上海舉行專題策略會接受採訪時表示。
韓致立指,在近期滬港通交易中南向資金集中在高息、低估的內銀股,應也有配置非人民幣資產的需求驅動。「當前人民幣面臨貶值壓力,內地投資回報率又明顯下降,而港股處於估值低窪,且與保值首選的美元掛?。資金南下潮逐步形成。」
深科技股補充港股不足
申萬宏源策略分析師王佳音亦指,類比滬港通經驗、結合目前人幣貶值現狀,為免匯率風險,海外投資者投資A股動力弱,深港通開通後為A股帶來的增量資金有限。而內地投資者為規避匯率風險,資金借道深港通南下熱情或相對更高。
韓致立預計,港股通標的將包括恒生綜合小型指數成份股,以及深圳A+H股份。不過,不排除同時開放恒生大型和中型板塊的可能性這一點上市場尚有爭議。申萬宏源的研報估計,首批深港通標的或為深成指500隻成份股,港股的相應標的應與滬港通相同,為恒生綜合大型股指數、恒生綜合中性股指數的成份股,以及同時在港聯交所、深交所上市的A+H股公司股票。
在韓致立看來,目前市場與滬港通推出時的2014年相比,新增了人民幣貶值壓力的挑戰,缺少了A股瘋牛行情的刺激。此外,從交易標的來看,深市的科技股是港股市場所缺乏,北上資金也有更多的選擇機會。他指「深港通的此時此刻推出,吸引力遠勝滬港通」。
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及中證監主席劉士余全國兩會期間,均明確年內將推深港通。申萬宏源分析師龔芳、蔣健蓉相信,目前深港通推出在技術上已完全可行,相應交易測試亦已通過,但在美聯儲升息和人幣貶值預期下,跨境資金料仍續嚴進寬出,「在市場不出現『黑天鵝』事件前提下,深港通最可能推出時間窗口是下月或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