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樓市乍寒還暖,過去兩個多月成交漸有改善,樓價亦初現低位反彈跡象。差餉物業估價署公布五月份最新私樓售價及租金指數,俱見上升,售價指數更已是連升兩個月,不過業界憂慮下半年二手樓價仍有下調壓力。/大公報記者 林志光
根據該署最新統計顯示,本港整體私樓售價指數五月份報275.5點,按月升約0.73%。該指數自去年十月份開始下滑,至今年4月份才止跌回升,兩個月累升約1.6%;不過,按年計仍跌約7.8%。以單位分類,實用面積1076方呎以上的中大型單位,反彈力度較大,兩個月的累積升幅逾1.8%;當中實用面積1722方呎以上的大型單位,累升更近2.2%,相信與近期出現多宗內地富豪,以高價承接港島豪宅有關。不過,據統計,五月份只有實用面積431方呎單位的各區呎價,是錄得全面比升情況,其中港島區升幅較大,逾3.3%,平均呎價約12456元。
CCL連漲四周
至於整體私樓租金指數,同樣自去年十月份開始下跌,五月份始見回升,最新報164.1點,按月微升0.47%。其中以實用面積431方呎以下,及431至753方呎以下的中小型單位,升幅較大,各報180.6點及160.8點,上升約0.67%及0.63%。相信與本港開始進入租務旺季有關。新界區面積431方呎以下單位五月份呎租約24.4元,按月升幅達5.6%。此外,最新的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CCL Mass,及CCL中小型單位,亦出現連升四周情況,各報129.44點、130.78點,及129.02點,累升各約0.83%、1.2%,及1.1%。
二手樓價有下調壓力
上述反映樓價指數雖有回升,但有業內人士認為未許樂觀。美聯物業首席分析師劉嘉輝指出,過去兩、三個月樓市氣氛較年初回暖,新盤銷情理想,二手交投亦較首季為好,市場已吸納不少筍盤,加上業主減價或議價空間減少,導致樓價跌勢得以喘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