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英國脫歐暗流湧 敲響全球化喪鐘

時間:2016-06-29 03:15:34來源:大公網

 

 

  圖:英國脫歐的影響巨大,分析認為,對英國本國而言,脫歐意味着衰退 法新社

  1995年願意加入歐洲的英國人比例是67%,2016年願意留在歐盟的比例是48%,二十年的時間發生了什麼。因為全球化正演變為一場零和博弈,有人得益有人受損。不論是理性中產,還是精英治理都在呈現勢微之態,他們既感召不了民眾,也控制不了資本,更調和不了文明的衝突,這是上一輪全球化的陰暗面的有力展現,也是研究全球化的最佳樣本。/東方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總裁助理 邵宇

  英國脫歐的影響巨大,對英國本國而言,脫歐意味着衰退。首當其衝的是貿易和投資,1993年開始,歐盟單一市場正式啟動,在歐盟成員國之間消除關稅,極大地促進了商品、人員、服務和資本的自由流動,促進了歐盟成員國之間貿易的發展。2015年英國出口總額約2800億英鎊,其中歐盟地區佔比47.0%;2015年進口總額約4100億英鎊,其中歐盟地區佔比54.3%。歐盟是英國最大的商品出口和進口國,退出歐盟,將會退出歐盟單一市場,將會失去零關稅的政策優勢,將會對貿易產生直接的負面影響。

  歐盟全球地位受損

  英國脫歐必將降低歐盟政治經濟政治地位。當前歐盟人口約佔世界總人口10%,GDP(國內生產總值)佔比約24%。英國是歐盟內部第二大經濟體,英國GDP在歐盟成員國GDP比重約為四分之一,僅次於德國。英國在政治軍事等領域在國際上具有很高的地位,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英國退出歐盟將會對歐盟的經濟政治地位受到影響。

  此外,由於英國是全球金融中心,國際資本常通過英國進入其他歐盟國家。一旦英國脫歐,直接的影響是歐盟地區的資本流動將受限,對歐盟地區的金融交易和投資活動產生衝擊。

  最重要的是,英國脫歐可能會引發多米諾效應,例如蘇格蘭、北愛爾蘭的分離傾向。本次投票中蘇格蘭是要求留在歐盟的,一旦英國脫歐,他們會爭取脫離英國然後加入歐盟。另一邊廂,歐洲其他國家的右翼政黨正在摩拳擦掌爭相效仿。

  在歐盟內部脫歐風潮暗流湧動的背後,是「疑歐」主義在歐洲大陸的產生和盛行。在2012至2016年間,大部分歐盟國家對歐盟的支持率都出現大幅下降。其中,對歐盟的不滿主要集中在,歐盟強行攤派的難民政策和失效的經濟刺激政策。對於未來,歐盟國家難言樂觀,在西班牙、德國、波蘭、意大利和法國等國家,均有超過40%的民眾認為歐盟前景黯淡。若這種情緒蔓延,會讓歐洲重回大國獨自為政、相互競爭的分裂狀態。這也意味着,人類最為前瞻的嘗試穿越民族國家狹隘視野的首次努力最終失敗。

  中國危中有機

  英國脫歐對中國的影響具有不確定性,但總體影響主要還是以間接影響為主。首先,在中國的出口地區中,歐盟和美國是中國主要的出口國,歐盟也是中國的第一大進口國。中國和歐盟的進出口貿易也在逐年上升。在歐盟內部,英國是僅次於德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並且中國一直對英國保持貿易順差。2015年全年,中國對英國出口596.91億美元,進口189.28億美元,貿易順差407.63億美元。但英國出口比重僅佔到中國出口的3%,佔比仍然較低。

  英國脫歐導致外圍環境會出現重大變化,風險厭惡會明顯上升,全球資本會尋找避風港,新興市場將受到資本外流壓力,中國也不例外。為了穩定經濟,改善民生,避免陷入大衰退當中,積極的財政和貨幣政策成為不多的選項。中國可以考慮的政策包括啟動流動性對沖,保護市場情緒,穩定藍籌股估值;順勢貶值匯率,然後固守,並且通過逆周期的宏觀審慎管理政策控制資本流出;加大財政力度,建立10萬億量級的補短板基金,全面穩定經濟增長信心。

  實際上,脫歐對中國中長期來看未必全是負面效果,因為這增加了英國和沒有英國的歐盟對中國需求和投資的渴望程度,並以此抵銷脫歐的負面效果,這無疑增強了中國對英國和歐盟雙方各自的議價能力,有利於中英自由貿易投資貨幣協議和中德自由貿易投資協議的達成。因此應當分別加快與英國、與德國自貿區協議的談判,重點加強市場經濟地位方面的磋商,增加中歐、中英的貨幣互換額度,等待G20(二十國集團)首腦杭州峰會的機會窗口再度打開,在對外利益布局上掌握更多主動權。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