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6月28日訊(記者籍夏瑾)2016年6月28日 ,北京– 根據《安永全球IPO市場調研報告:2016年第二季度》,中國大陸和香港的IPO市場在2016年經歷了增長緩慢的半年,這主要是由於投資者對于中國大陸經濟增速放緩和貨幣貶值的擔憂所致。因此,與2015年同期相比,本年上半年交易宗數從2015年的232宗降到了101宗。籌資額也大幅下跌,從2015年的404億美元降至105億美元。儘管如此,中國大陸和香港有著大量正在準備上市的公司,因此,今年下半年的展望會比較正面。
從交易宗數來看,香港證券交易所,以及深圳證券交易所是2016年至今全球範圍內最活躍的兩個證券交易所。 從籌資額,香港市場在全球範圍內也屬於領先地位。2016年上半年全球十大IPO交易中,香港主板就佔了三席。
香港表現強勁
安永大中華區上市服務主管何兆烽表示:「由於對于美元利率走向的不確定性以及對于中國經濟增速放緩的擔憂,今年香港IPO市場一直相對平靜。」2016年前六個月香港主板共完成23宗IPO,籌資總額55億美元,這兩項數字較去年同期分別下降26%和67%。
報告還指出,由於一些小規模公司在創業板上市的推動,科技、傳媒和電信、金融、基建與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呈現出最為活躍的勢態。然而,就籌資額而言,金融行業就使得其他行業相形見絀了,中國大陸的銀行迫切地渴望通過上市來獲得增長所需的資金。通常情況下,在A股進行IPO所需的時間較長,這也使得大量的內地銀行轉而選擇了香港上市。2016年上半年香港三宗最大的IPO交易中,就有兩宗屬於內地銀行:中國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和天津銀行股份有限公司。這兩家公司均于三月在香港主板上市,分別籌集了19億美元和9.89億美元。
三大IPO中,除以上兩家公司外,中銀航空租賃有限公司作為亞洲最大的飛機租賃方,在6月籌集了11億美元,成為了本年至今香港第二大的IPO。由於飛機租賃行業屬於較為強勁的經濟活動和擁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受此積極影響,該行業的另一家公司——國銀金融租賃股份有限公司,也準備于今年下半年在香港上市。
何兆烽說道,「在2016年初的市場波動后,投資者的信心正在恢復。截至6月24日,恒生指數從2月的最低點已經攀升了10個百分點。我們看到估值上升,第二季度有37%的IPO以中間價以上定價,而第一季度的比例為32%。另一個積極的信號是,服裝標籤制造商恒生(兆寶)國際控股有限公司, 在本年被超額認購2000余倍,這是自2014年以來被超額認購的倍數第三高的一次。
穩定 中國大陸資本市場的關鍵詞
對于中國大陸,何兆烽認為,中國政府為了保持資本市場的穩定,開始逐漸控制和決定公司上市的節奏,IPO的速度將繼續被證監會所決定。中國大陸在2016年上半年,完成63宗IPO交易,籌資49億美元,而上年同期則是187宗交易共籌集237億美元。
他補充道,「今年在香港和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中小型公司佔據主導地位,在大陸的IPO交易中,有67%的公司籌資額少于7,500萬美元。與去年上半年相比較,平均籌資額從2015年的1.27億美元下降至了7800萬美元。」本年至今最大規模的IPO,山東玲瓏輪胎股份有限公司,將於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籌資額達3.99億美元。以及第一創業證券股份有限公司,于5月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融資金額籌資額為3.59億美元。緊隨其後的是中國核工業建設股份有限公司,作為全國領先的核電工程建設者,經過漫長的期待后,終於于6月初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共籌集到2.78億美元。
從行業分布來看,無論是在交易宗數還是籌資額方面,在大陸的上市公司中,工業行業處於領先地位,其在交易宗數上領先于零售和消費品行業和能源行業。「不過,從整個市場來看,由於投資者可以持續取得可觀的回報,他們依然對A股IPO抱有非常積極的態度。在2016年的第二季度,在獲準交易的首日所有IPO 均漲停,單日漲幅達規定的最高幅度44%。」何兆烽稱。
雙速的展望
安永審計服務合夥人張寧寧透露,「現在已經有超過800家公司準備在中國大陸上市,而有意開啟IPO流程的潛力公司也同樣不在少數。然而短期內,證監會將對市場狀況進行密切的關注,並會相應地對新上市的公司數量進行調節。」
與此同時,由於證監會仍需要在新的註冊制度出台前研究其中的細節,中國在IPO註冊制度轉變上可能仍有很長的路要走。在此期間,市場改革的重心正轉向風險防範和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為了更好地分配監管資源以及支持創業公司,2012年底推出的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已正式分為兩個不同的層次,「創新層」和「 基礎層。」
張寧寧表示,「相較之下,香港IPO市場在2016下半年中預計能迅速升溫。有相當多的擬上市公司正等待着合適的時機,這其中也包括了一部分大型企業的上市。」
對于英國脫歐,何兆烽評論道,「英國脫歐對于中國大陸和香港IPO活動的影響,我們仍在密切關注,但可以預見的是,未來的一年內英國的IPO活動很大可能將受到一定的影響。脫歐將會增加上市法規的不確定性,英鎊預計也會貶值,這都將延緩英國IPO活動的進行。另一方面,美國和歐盟的私募基金在英國尋求收購資產,很有可能會變得活躍起來,特別是在脫歐對商業估值有所影響以及英鎊貶值的情況下尤其如此。在信心恢復和IPO活動復蘇前,市場還需尋找長線規劃的明確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