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英鎊備受考驗 沽壓勢持續

時間:2016-06-28 03:16:06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記者 李耀華】英國的脫歐派在公投中勝出後,金融市場周一暫時回穩,英鎊跌勢亦顯著放緩。不過,這可能只是短暫的寧靜,隨着英國執政黨將由留歐派過渡至脫歐派,歐盟對英國脫歐的回應表現異常強硬,倫敦在國際間的金融中心地位將會下降,英鎊地位亦會日益受到考驗,在與歐盟談判的結果出現前,將一直受沽壓。

  英鎊昨日繼續跌至三十一年低位,雖然跌幅大為收窄,但是弱勢仍未平復。事實上,作為全球第四大儲備貨幣,英鎊的地位一直與全球金融中心倫敦密不可分。據統計,英鎊是現時全球交易量第四大的貨幣,佔每日交易額11.8%。

  然而,倫敦的重要性,將隨着英國脫離歐盟而日漸沒落,法國中央銀行上周六曾表示,英國若要再與歐盟營商,便需要像挪威般,成為歐洲經濟區的成員;否則,英國金融機構和在英國擁有金融牌照的金融機構,將不可以再在歐洲單一市場經營。

  問題是,挪威為了成為歐洲經濟區的成員,並非全無代價,而是要犧牲一部分的自由,受歐盟規例所限制。現在英國剛準備脫歐,脫歐派因在公投前大力宣揚脫歐後將不再受歐盟管束,很難想像脫歐派會同意加入歐洲經濟區而再度受歐盟約束。尤其是英國在公投後,執政黨的立場將逐漸由留歐而過渡至脫歐,為了兌現公投前的承諾,脫歐派必不會再願意被歐盟控制。

  另一方面,歐盟不希望其他成員國仿效英國舉行脫歐公投,所以對英國脫歐的反應表現得異常強硬;因此,難以想像在脫歐派執政下的英國,在進行談判時可以得到歐盟的寬待。

  國際大行或覓地「插旗」

  既然英國未必輕易重新進入歐洲單一市場,倫敦金融中心地位勢受影響,全球其他地區,包括美國的大型銀行或會萌生去意,尋找其他歐洲地區繼續營業。法國巴黎、瑞士蘇黎世可能成為得益者;而英鎊在全球交易的地位則會在與歐盟完成談判前一直下降,弱勢將會持續一段頗長時期。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