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由於今年全球金屬供給出現分化,導致各類有色金屬價格波動迥異。傅曉認為,2016年商品市場中,跨品種套利存在?較大的機會。在此其中,鋅的價格具有持續上升的潛力,銅則在短期內明顯承壓。
鋅作為今年表現最好的金屬,年內累計上漲接近30%。傅曉認為,主要是過去幾年市場一直關注的鋅礦供給短缺今年終於成為現實。隨?內地鋅精礦庫存的下降,海內外精煉加工費不斷降低,有可能抑制精煉鋅的產量。隨?基本面的不斷收緊,鋅的價格可能持續上升。中銀國際投機者倉位指數顯示,鋅是最被看好的基本金屬。
銅短期內明顯承壓
與之相反的是銅市場。由於LME庫存上周顯著增長,主要是亞洲(新加坡,台灣和韓國)的庫存,同時銅的遠期曲線前端由現貨升水轉為貼水,顯示了供給的充沛。一部分原因是由於年初大量的精煉銅進口在上海積累的大量庫存,而內地今年對銅的需求不太旺盛,導致部分庫存流到保稅區或LME倉庫。另一種可能性是LME交易報告中顯示,有一個交易者在LME的持倉量較大,可能為了平倉將金屬現貨交付LME倉庫,所以短期來看,銅的價格壓力可能持續。
傅曉並預計,今年全球精煉銅市場大概過剩13萬噸。雖然價格低迷,但成本有所下降,導致減產不足。但中長期來看,由於投資不足,銅仍會回到供不應求的市場。
在動盪的市場環境下,黃金在今年成為炙手可熱的投資標的。傅曉指出,市場對美聯儲升息,負利率政策的全球蔓延態勢以及英國退歐的不確定性,均使黃金的避險功能得到凸顯。考慮到今年很多國際政治經濟事件都有可能帶來較高的市場風險,中銀國際預計,黃金價格在未來幾個月內將會得到較強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