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張濤:允許金融機構有序破產

時間:2016-06-13 09:00:40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倪巍晨上海報道:針對近期互聯網金融領域暴露出的一些風險問題,中國央行副行長張濤昨日在上海回應,要將包括互聯網金融等在內的所有金融業務,納入全方位金融監管框架,「不忽視監管空白,不留下監管死角」。他並指,對經營出現風險或失敗的金融機構,要建立有序的處置和退出框架,允許此類金融機構有序破產,「沒有優勝劣汰機制的行業,是不可能健康持續發展的」。

  互聯網金融風險不容忽視

  張濤昨日在陸家嘴論壇上表示,近年來非傳統金融業務發展迅速,或與傳統金融服務供給不夠充分,企業融資難和融資貴在各地區、各行業均不同程度存在,以及針對小微企、三農、貧困地區等金融產品與服務仍存短板等因素有關。張濤認為,無論傳統金融,抑或是其他一些新興金融業態,只要依法合規,立足服務實體經濟,滿足經濟主體合理融資需求,就應得到認可和鼓勵。

  但他也關注,近期一些新金融業態包括互聯網金融領域暴露出一些風險,表明該領域的問題已不容忽視,需要將包括互聯網金融等在內的所有金融業務,納入全方位金融監管框架。

  「該重組的重組」

  張濤表示,在充分競爭條件下,多層次、多元化是未來中國信貸市場的發展方向,多元化的金融機構體系可更好地滿足不同層次的信貸需求,克服市場失靈,擴大金融服務的有效供給,保護金融消費者的權益。

  他也強調,在要建立開放性的金融體系同時,對於經營出現風險、經營出現失敗的金融機構,也要建立有序的處置和退出框架,允許金融機構有序破產。他直言,制度設計目標之一是促進金融業健康發展,維護整體金融穩定,而非保護業內每個機構都不失敗、都不出任何風險。「該重組的重組,該倒閉的倒閉,增強市場約束」;因此須建立健全配套制度設計,包括存款保險制度、徵信體系建設、金融機構市場處置與退出機制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