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選舉雖然尚未正式開跑,但戰幔早已拉開,除了傳統反對派,激進本土、“港獨”勢力打出反“一國”及“倒梁”的旗幟。近日一些政經紅人有意參選,亦打出“反梁”旗幟,以“倒梁”作選舉口號或競選政綱,但這張牌不一定有進帳,也可能沒有政治紅利。
人人喊“倒梁”,會隨時在人海戰術中變得面目模糊,沒有定位和個性。平心而論,“倒梁”根本是懶人策略,不假思索,也是最廉價、最方便的選舉工程而已。對抗“一國”、鼓吹自決,連民協也隨波逐流,走入窄巷,東施效顰,根本毫無噱頭,人講我講,是放棄本位的失敗戰術。
是否支持“一國兩制”,反對還是支持“港獨自決”,及“是否支持CY連任”,已是九月立法會選舉論壇的必答題。不過在香港政治光譜上,除了絕少政治素人完全無跡可尋,絕大部分有意落場的立法會參選人,都不是昨日才出生。香港社會經歷了“佔領”、後政改、旺角暴亂、“港獨”及“自決”組織的出現,政黨團體各自取態不一,涇渭分明,公眾對政黨政客早已一目了然。是擁護“一國”,還是“港獨”“自決派”或者是“倒梁”“批梁”“挺梁”或“避梁”,早已一望而知。若有人以為可以掩耳盜鈴,閃避表態,根本無濟於事,自欺欺人。
近日網媒流傳一份疑似中央政策組的民調,研究民間對特首是“挺”或“反”的立場,與立法會投票取態的關係。其實對了解九月立法會選情,並無參考價值。至於對特首選舉,一切言之尚早,任何把兩者掛?的民調都是擲錢入海。 資深傳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