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邵淑芬報道:第六批通脹掛?債券(iBond6)(04231)昨日截止認購。因通脹放緩影響息率回報,iBond6認購結果未如預期。政府發言人表示,初步資料顯示,是次iBond6的認購金額約227億元,而認購人數約51萬,認購人數及金額分別較去年下跌14.5%及36.5%。以此計算,約96%的申請者,即49萬人將穩獲兩手,有2萬人則只獲發一手。
49萬人料穩獲兩手
政府發言人表示,計劃於6月16日(下周四)公布正式認購結果。而iBond6將於6月20日發行,21日上市。是次iBond6認購人數未如預期般突破去年的60萬人,令市場失望。分析認為,主要因通脹回落,令投資回報較前幾批的iBond少,吸引力下降。事實上,對上一次iBond派息為今年2月11日,派息率僅得2.37%。由於iBond每半年派息一次,故每一手iBond僅派122.07元。另一方面,經過多年認購iBond的經驗,投資者已十分“醒目”,不再大額“入飛”,故無論整體認購人數及金額均出現下跌。
中銀認購額跌三成
中銀香港全球市場助理總經理張穎思認為,iBond6認購人數下跌,主要是受投資氣氛及通脹回落影響。她透露,該行iBond6的認購人數較去年下跌逾10%,加上客戶平均認購手數由六手跌至四至五手,令整體認購金額亦下跌三成。但她指,由於投資者參考去年分派結果只獲派一至兩手,故相應減少認購金額,加上iBond採用循環分配機制,故即使整體認購金額下跌,亦無代表性。
首日掛牌價格料遜色
此外,iBond6認購出現“銀行冷券商熱”的情況。被問到是否有客戶由銀行轉投券商申請時,張穎思表示不評論券商表現,但相信與券商的基數相比銀行細有關。她續稱,銀行投資產品較為豐富,客戶或選擇投資其他產品,故申請人數下跌未必代表客戶轉向券商申請。至於iBond6首日掛牌價格,她未有作出預測,但指由於通脹放緩,料iBond6首日掛牌價格將不及去年。
?豐香港區財富管理業務拓展主管黎美儀則表示,通脹掛?債券系列備受尋求穩定收益的零售投資者歡迎,由於客戶已熟悉分配機制,故今年客戶的iBond申請顯得更為理性。她續稱,今年有超過65%的客戶透過互聯網申請iBond,比例與去年相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