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邊旅行邊養生 中國富豪愛醫療遊

時間:2018-10-01 03:16:35來源:大公報

  圖:曼谷抗衰老中心每天接待超過200位客人\孫琳攝

  經過三個小時的顛簸,飛機終於穿過雲層降落在曼谷素萬那普國際機場,這是上海人Adam今年的第三次曼谷之行,吸引他反覆來此的並不是這裏的旖旎風光,「健康才是我的目的」。走出機場,熟悉的溫暖潮濕迎面撲來,等候多時的泰國司機迎上來,雙手合十奉上特有的泰式微笑和一句「sawadikap」(您好),便接過Adam手中的行李,啟程駛向繁華的市區。一個小時後,車子停在曼谷抗衰老中心(BAAC)的門口,接下來的一周裏,Adam將在這裏接受重金屬排毒和螯合療法。\大公報特約記者 孫琳

  隨着國人健康意識的提高與個人財富水平的提升,一邊收穫健康、一邊飽覽美景的海外醫療旅遊產品備受青睞,海外醫療旅遊正在成為繼「海外爆買奢侈品」後的新動向,瑞士的抗衰老療養、日本的體檢、泰國的輔助生育,都已經納入了中國人「全球問診」的版圖。

  攜程數據顯示,出境打疫苗、癌症篩查、試管嬰兒、美容微整形成為2017年主題旅行的四大新藍海,平均收客增長均在300%以上,年收入50萬元(人民幣,下同)以上、擁有較高教育程度的人群成為消費主體。

  最愛美容抗衰項目

  BAAC是一家很受歡迎的抗衰中心,去年接待了36位中國客人,而這個數字在兩年前還是零,「這些客人以30-50歲為主,都來自上海、北京等一線城市」,該中心負責人羅錦蘭告訴記者。

  對Adam這樣的中產來說,曼谷最吸引他的地方是價格。「國內29999元一次的排毒,在這裏25000元可以做一整個療程—共13次。每三個月來曼谷一次,食宿機票也不過一萬。」Adam是眾多在海外尋求更實惠價格的中產客人之一,他們正努力在高品質的醫療養生和價格之間尋找平衡,正如《經濟學人》說的那樣,價格因素在醫療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中十分關鍵。

  羅錦蘭意識到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每個月都有一半的時間在中國參加推廣活動,她的員工們也陸續上起了中文培訓課。羅錦蘭還為中國客人設計了不同於普通觀光的旅行路線,壯美的國家公園、隱世的廟宇、美食雲集的夜市都能讓客人深入體驗泰國生活。她堅信「愉悅的旅行能夠讓理療效果錦上添花」。

  中國旅遊研究院近日發布的《中國健康旅遊發展報告》顯示,2017年中國出境醫療旅遊的人數超過80萬,去泰國的康養旅遊每年達到10萬,抗衰老美容、身體排毒等都是中國遊客鍾愛的項目。

  六成富豪曾醫療旅遊

  而對於北京的趙雪華來說,泰式服務的細緻周到讓她一見傾心,在這裏她的「求子夢」變成了現實。

  比起北京永遠人滿為患的醫院,曼谷芭亞泰醫院安靜優雅的環境和一對一的服務都讓她心動,儘管這會讓她多花2萬元。這家以試管嬰兒聞名的醫院,成功率高達60%,而國內目前僅為40%,每個月都有中國的夫婦前來求子。「通常我們會先為她們量身定製一個抗衰療程,通過藥物和注射方法提高他們的身體素質,保證卵子的質量。」醫院婦產科醫生告訴記者。該醫院負責人表示,中國客人對輔助生育、基因篩查、體檢、癌症治療等需求近年來增長迅速。

  更富有的人們則把目光放在美國,他們相信在此能夠享受到世界最頂尖的技術,一些中介收費12萬元起價,如果全程陪同,則高達80萬元。胡潤發布的《中國奢華旅遊白皮書》中顯示,60%的中國富豪有過醫療旅遊經歷。

  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醫療旅遊收入料達到6785億元,而中國將成為世界醫療旅遊的重要客源國。易觀的一份報告也指出,2017年中國海外醫療服務市場規模將超過10億元。據不完全統計,僅2017年,到美國、英國、日本等發達國家尋求重症醫療服務的中國患者已達5000人。

  為了招攬更多的中國客人,泰國從2017年開始,對來自中國的醫療旅遊客人實行免簽。世界第二大上市醫療集團曼谷杜斯特醫療集團也在今年開始與中國的中介機構建立聯繫,並將與中國的保險公司合作推出相關保險。過去三年間,該集團旗下43家醫院來自中國客人的收入貢獻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醫療與旅遊並舉難

  內地一些專業醫療機構亦紛紛試水。2014年,主攻醫療旅遊的盛諾一家,獲得紅杉資本中國千萬級A輪融資。之後兩年裏,初創公司批量湧現,大公司踴躍入局,包括2014年底完成2000萬美元B輪融資的優翔國際,同年9月完成天使輪的泓悅國際,2015年7月完成天使輪的愛騰醫療,2016年12月完成天使輪的康安途等。

  旅遊服務供應商也陸續下海。2015年,攜程上線了醫療旅遊頻道,並在次年戰略投資了一家美國試管嬰兒服務商。阿里巴巴旗下的旅行平台飛豬也在海外醫療旅遊市場不斷加碼,上線了「豐邁台北健康體檢4天3晚之旅」、「新加坡旅遊 萊佛士醫院 醫療體檢自由行」等高度細分的主題旅遊產品,最低只需3000多元。

  但如何兼顧醫療和旅遊品質仍是難題。馬蜂窩上一家醫療機構提供的「日本修心養身健康之旅」,除了着重介紹日本先進的醫療技術外,對健康體驗和旅遊的項目安排僅一帶而過。部分醫療旅遊,組織方除了提供醫療、食宿、翻譯服務外,只提供了有限的遊覽休閒服務。對此,中國旅遊研究院院長戴斌表示,當務之急是用科技在旅遊與健康之間架起互聯互通的橋樑,建議專業海外醫療中介機構同旅遊服務供應商合作,探索為顧客提供專業的醫療及旅遊服務。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