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際品牌的牛年產品,各具特色。
農曆新年將至,又到各大品牌為搶攻中國市場各出奇招的時候。二○二○年,中國成為全球唯一實現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也成為奢侈品市場中唯一正增長的國家。面對實打實的數據和購買力,西方的奢侈品品牌從過去因文化挪用而引發的種種爭議聲中,汲取經驗,如今似乎漸漸找到與中國市場文化、情感共振的方向。\小 惠
這個牛年春節,無論去到中環、銅鑼灣,還是尖沙咀,商場裝置一派牛氣沖天、百鳥朝鳳、花開富貴的新年氣象。各大品牌的櫥窗中,除了各式各樣的「牛元素」,還能看到牡丹、鳳凰、傳統藝術等更加深入文化深處的設計構思,令人在這個略顯疏離與冷清的春節感受到難得的年味氣息。
國際奢侈品牌的春節限定款在往年常常成為一個「槽點」,無論是簡單粗暴的「福」字或者笑料百出的生肖圖騰印花,格格不入的設計充滿文化挪用與應付了事之感,也因此成為網友們吐槽的「固定節目」。
可今年的情況似乎有了變化。根據央視此前報道,二○二○年全球個人奢侈品市場交易額同比下降23%,但中國內地奢侈品消費有望逆勢上揚48%,達3460億元人民幣。
貝恩公司在月前發布二○二○年全球奢侈品行業研究報告,當中明確指出,過去有賴於旅遊業的全球奢侈品市場,在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開始更加傾向於本土消費,且未來會持續這一趨勢。而中國本土市場,這片即便在疫情中仍舊充滿活力的市場,又將成為全球奢侈品地區消費的重中之重。各大品牌除了摩拳擦掌,整裝待發,也終於拿出足夠的誠意與尊重,花心思來挖掘更多中國文化的內涵,並應用於產品的設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