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淺水灣南灣道39號物業現時外觀。
【大公報訊】地政總署昨日公布,特區政府上季來自換地改契及私人協約的補地價收入逾150.84億元,按季增近5.8倍,其中雅居樂(03383)陳氏家族或有關人士持有的淺水灣南灣道39號,涉及補地價約1151萬元。
雅居樂陳氏重建南灣道39號
淺水灣南灣道39號地皮由雅居樂陳氏家族或有關人士於2011年斥近5億元買入,數年前已建成4幢4層高洋房,惟於2019年突然向城規會,申請拆卸重建為1幢4層高複式住宅,提供4個單位,可建樓面約1.3萬方呎,另附地庫及基座各1層,並加入住客會所設施。有關改變將令地盤覆蓋率由限制的22.5%,增至28%,有關人士須為此修改地契,並於去年底與特區政府完成有關改契協議。
另外,房屋協會前年斥逾2.7億元購入的粉嶺樂業路5號工廈,因該會要將部分樓層改為辦公室用途,所以涉及改契,去年底完成補地價,涉約1275萬元。該工廈的地下、1樓、3樓及4樓將作陳列室用途,並特定為售樓中心,內建示範單位;5至8樓作辦公室用途,協助陳列室支援相關運作,項目總樓面約4.37萬方呎。而由翠華集團持有的觀塘勵業街50號舊工廈,前年已跟政府達成工業改商業用途的補地價,涉逾2.14億元。最近再為其增建兩成樓面而再補地價,涉及2128萬元。
地政總署昨日指出,該署於去年第4季在土地註冊處共註冊了22宗契約修訂及6宗換地個案,其中5宗為不涉及補地價金額的技術性契約修訂。同時有2個地段以私人協約方式批出。其中1幅位於西營盤,批予市區重建局作住宅發展用途;另1幅位於薄扶林,批作商業發展用途。而上述土地交易所得的地價收入總額約為150.84億元。較該署去年公布的第3季逾22.29億元,大增近5.8倍。上季補地價收入急增,主要來自港鐵(00066)的大嶼山小蠔灣車廠及東涌牽引配電站兩個上蓋項目,和會德豐地產的九龍灣九龍貨倉轉商住發展的換地交易,3個交易的補地價共涉逾142.4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