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審慎樂觀/服裝銷量佳 原材漲價成挑戰

時間:2022-02-07 04:24:40來源:大公报

  圖:巢國明: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裏,在東盟等地擴充產能的同時,不要大規模縮減,甚至關閉內地的廠房

  去年首10個月香港服裝出口僅升3.2%,相信因疫情期間,打工仔增加在家工作時間,對外接觸減少導致買衫「扮靚」的需求亦停滯。業界相信,服裝銷量逐漸回升,並以價格較平宜的休閒服較暢銷,然而憂心疫情影響經濟未減,冀今年香港服裝出口有單位數字升幅。

  注重健康 運動服受歡迎

  香港中小型企業總商會永遠榮譽會長巢國明稱,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許多外國經濟活動已復原,不少廠家已接到的訂單,有幾個月甚至半年的分量,估計上半年情況較審慎樂觀。去年棉花、化纖等主要原材料價格錄得上升,前者曾升兩成,後者亦升一成,雖然在去年第四季回落,始終原材料價格波動仍是業界一大挑戰。「即使客戶落單後立即採購原材料,可是價格波動很大,加上不時有人囤積炒賣,令業界很難計算成本,使人非常頭痛。」

  面對原材料價格波動,巢國明透露,由於客戶多數不願加價,因而接受價格較平材料替代,亦漸成業界「抗價」策略。「用純棉的價格可能很貴,若用替代物料能減成本,消費者也不易察覺,可謂一舉兩得。」

  至於需求方面,他指出,以目前訂單來說,今年香港服裝出口相信會有單位數增長。另有業界人士指出,疫情會削弱美國人消費意欲,預料今年將是平價貨天下,但當中以運動服裝較受歡迎,主要很多人更加注重健康及鍛煉體魄抗疫,因而推高運動服裝需求。另外,香港貿發局調查顯示,48%服裝買家預期今年銷售額將有所增長,顯示市場積極氣氛。

  關注美對華貿易政策變化

  香港中華廠商會副會長駱百強表示,預料今年上半年香港服裝出口只會持平,下半年則下跌,全年或跌一成,主因美國持續針對中國,大部分美國客戶希望把成衣採購搬離中國,只是礙於疫情及物流的關係而暫時擱置,若今年下半年疫情及物流改善,可能更多生產將由中國轉至東南亞國家。業界分析指出,若買家堅持要求在中國以外生產,可能令僅在中國設廠的中小企流失訂單,中小企前景也就不容樂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