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金針集/港ETF成交倍增 彰顯樞紐地位\大衛

時間:2025-10-08 05:01:50來源:大公报

  圖:全球ETF市場規模正不斷擴大。香港作為亞洲ETF樞紐,自然擁有龐大的發展空間。

  今年來有逾萬億規模的北水增加港股資產配置,當中盈富基金(02800)、恒生中國企業(02828)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成為重倉股份之一,帶動香港ETF市場日均成交額同比強勁增長接近兩倍,ETF市值規模亦迭創新高,年內將直撲7000億港元,進一步鞏固香港作為亞洲ETF樞紐地位。

  美聯儲局一如特朗普所願開啟減息大門,但美股高位有沽壓,反映出美國在通脹升溫之下仍然勉強減息並非好消息。美國的關稅政策已打擊企業投資及私人消費意欲,就業市場急劇惡化,經濟呈現失速下滑,明顯陷入通脹高企、經濟低迷的困局之中。

  最令人不安的是,此時美國貨幣政策轉向寬鬆,恐怕會種下通脹失控的禍根,物價的持續上升進一步抑遏投資、消費,形成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經濟硬着陸。因此,環球資金持續流向中國金融資產,根據摩根士丹利數據,今年9月淨流入中資股的資金達46億美元,規模為2024年11月最多,主要來自被動型基金,估計主力買入港股、A股ETF產品。

  內外資金蜂擁買港股ETF

  事實上,美國滯脹危機對企業經營造成的衝擊,比經濟衰退更加嚴重,美企面對成本增、收入減的困局,盈利前景不容樂觀。因此,外資回流港股市場、吸納中資股的浪潮持續,近月阿里巴巴(09988)、百度集團(09888)等中資股的股價大漲,顯然有外資對中資科技股價值重估,積極追貨,加上今年來內地出現存款搬家,增加股票投資,包括大舉出海投資,其中,港股年內便錄逾1.1萬億元的北水資金淨流入,呈現內外資金聯手推動恒生指數連續升破多個阻力位的走勢,恒指曾升越27000點的四年新高位。

  首八月日均成交增1.8倍

  近期內地及香港的中國股票相關被動基金持續有千億元計資金湧入,例如盈富基金、恒生中國企業ETF在大成交下勁升,其中盈富基金日均上升百多億元,年內上升三成多,市值增加至1600多億元,可見內地及國際投資者蜂擁買入港股最大ETF產品,以分享香港、內地經濟增長的紅利。根據港交所資料顯示,今年首8個月的ETF平均每日成交額為337億元,同比增加183%,可見交投暢旺,增長潛力巨大。

  市值規模料達7000億

  事實上,當前全球ETF市場大旺,受惠於投資者傾向選擇投資被動基金。目前全球有1.25萬隻ETF,資產管理規模17萬億美元,其中美國資產管理規模佔70%,約近12萬億美元,估計5年後全球ETF市場規模增加至30萬億美元,對香港金融業發展而言是機不可失,必須加力拓展ETF市場,包括爭取ETF擴容,為內地投資者提供更多ETF產品,並推動港股ETF在海外上市,力吸國際資金,例如已有盈富相關產品在泰國、沙特的證券交易所上市。目前香港是亞洲ETF樞紐,為亞洲最大及最活躍的ETF市場。去年底香港上市ETF共有約200隻產品,市值規模近5000億元,估計今年底規模有望直撲7000億元。

  環球資金加碼投資中國,加上ETF通擴容,香港ETF市場大有可為,金融業發展將持續注入新動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