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國慶期間,OpenAI重磅推出Sora 2,再次激發市場對於人工智能算力需求的熱情,而半導體股票也應聲大漲,其中,近期高盛將華虹半導體(01347)目標價大幅調升34%至117元,引發市場高度關注,隨着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系統性重估持續深化,華虹有望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成為國產芯片代工領域的重要力量。
中國本土AI生態系統的協同效應,也是華虹半導體被看好的重要原因。DeepSeek於9月發布V3.2-Exp模型,實現了API成本下降50%以上的突破,大幅降低AI技術門檻,推動下游應用快速普及。在DeepSeek新模型發布後,寒武紀、華為昇騰、海光信息等本土芯片供應商迅速完成適配,形成從模型到芯片的快速迭代閉環。這種生態協同,確保了芯片算力的優化利用,也為華虹等代工廠帶來更多訂單機會。
深耕成熟製程 料長期受益
預計伴隨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將催生對數據中心電源管理芯片(PMIC)、藍牙/WiFi、圖像傳感器(CIS)、射頻(RF)及微控制器(MCU)等芯片的巨量需求。這些芯片多數採用成熟製程,正是華虹半導體的業務核心所在。儘管華虹半導體並未專注於最先進的AI GPU或ASIC芯片,但在成熟製程的深耕與產能布局,成為AI普及過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環。隨着AI設備與數據中心需求的持續增長,華虹有望長期受益於這一波「成熟製程的春天」。
為應對市場需求,華虹半導體積極推進產能擴張與技術升級。公司計劃在下一座晶圓廠中遷移至28納米製程,並可能進一步推進技術節點。此外,華虹與華力微的重組,將有效解決同業競爭問題,提升12英寸晶圓代工能力,實現產能與技術平台深度互補。
這一戰略布局不僅強化了華虹在成熟製程領域的競爭力,也為未來進軍更高階製程奠定基礎。在海外科技封鎖日益嚴峻的背景下,半導體自主可控已成不可逆轉趨勢,華虹作為國內龍頭代工廠之一,將持續受益國產替代浪潮。
華虹半導體近期股價表現強勢,連續八個交易日上漲,並在21個交易日內實現翻倍,顯示市場對其前景的高度認可。從長期來看,公司在成熟製程的領先地位、產能擴張計劃以及AI帶來的需求紅利,均為其提供持續成長動力。投資者應關注公司技術升級進度、產能利用率變化以及行業競爭格局,適時布局芯片領域以共享人工智能發展紅利。 (作者為獨立股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