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今年首11個月,在港落戶或擴展業務的內外企業535間,較去年全年大增四成。
香港總部經濟發展勢頭良好,今年在港新增設立地區總部的內外企業逾70間,而整體駐港的境外公司數目更創出新高水平,凸顯香港國際商貿樞紐地位。內外企業持續加大投資,對香港創新科技發展以至經濟轉型起着積極推動作用。
2024年即將過去,但困擾環球經濟不確定因素仍揮之不去。例如特朗普尚未上台,美國內鬥加劇,國會因支出法案爭拗,聯邦政府一度面臨停擺。源自美國的市場震盪將接踵而來,投資者要食驚風散。事實上,聯儲局突然變鷹,華爾街股市及債市插水,而聯儲局主席鮑威爾表態反對持有比特幣,實行與特朗普對着幹,隨時震散加密貨幣市場,掀起金融衝擊波,對全球經濟穩定構成威脅。
內外企業落戶 提早達標
香港方面,在國家強大後盾支持下,今年本港經濟保持韌力,預期全年增長2.5%,延續經濟復甦的良好勢態。近期經濟正面因素增多,一是香港銀行跟隨美國減息,最優惠利率年內累減0.625厘,信貸成本降低,對股、樓市及實體經濟利好。二是中央恢復深圳居民「一簽多行」政策,利好香港旅遊、消費。首11個月訪港旅客超逾4000萬人次,按年增加34%,旅客量已超越疫情前的全年水平。三是企業人才落戶香港不斷增加。今年首11個月,在港落戶或擴展業務的內外企業535間,較去年全年大增四成。至於各項人才入境計劃,截至11月底,已批出26萬宗,其中17.5萬名人才已來港,助力本港經濟發展。
值得留意的是,過去兩年多,在投資推廣署協助下,累計合共約1200間內外企業落戶或擴展業務,提早實現2022年施政報告提出2023年至2025年吸引1130間企業來港的目標,顯示本港具營商優勢。2024年,母公司在海外或內地的駐港公司數目再創新高,達到9960間,按年增加10%,可見內外企業對港經濟前景投下信心票,彰顯香港在全球競爭優勢。
科企落實投資 帶動新產業
香港總部經濟發展勢頭不俗,即使環球經濟不明朗,今年在港設地區總部的內外企業共增加74間至1410間,按年上升5.5%,當中不少是科技企業,計劃在港設立研發中心,並以香港作為跳板,開拓國際市場。此外,今年在港設立地區辦事處及當地辦事處的境外公司數目分別上升99間及748間,增至2410間及6140間。
因此,香港總部經濟拉動增長的利好效應將逐步浮現,有助推動香港新產業發展,以及為財資中心業務帶來新的發展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