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外企納入藍籌,可提升港股國際化程度,增加市場在全球的吸引力。
繼港股通投資標的股份擴大至在港上市的外企之後,恒生指數公司擬進一步將外企納入恒指成份股,即躋身藍籌之列,預期大增跨國巨企如沙特阿美在港上市的誘因。這既有利香港搶企業、搶人才,還有助提升港股在全球吸引力,體現香港作為聯通內地與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角色。
在金融有序雙向開放的國策支持之下,香港金融大有可為,其中市場互聯互通渠道不斷擴大,造就出全球最大離岸人民幣中心,成為金融業一大亮點,但打鐵還須自身硬,香港須積極作為,力爭上游,否則不進則退。今次恒指公司主動作為,就外國公司成為恒指成份股展開市場諮詢值得稱許。
恒指變革助搶企業搶人才
事實上,恒生指數早在1969年推出,至今逾半世紀,成為反映港股市場表現最具代表性的指數,但必須與時並進,才能在國際指數之中保持競爭力。
恒指在2021年進行了一次大變革,將成份股數目由50隻逐步增加至100隻,令恒指更具廣泛代表性。今次恒指公司發表的諮詢文件,進一步推進恒指變革,將外國公司納入恒指成份股考慮之列,即可躋身藍籌。這意味恒生指數定位由代表在香港上市的大中華公司,擴大至全面代表整體香港股票市場。
吸引更多內外資金匯聚香港
如果外國企業可納入成為恒指成份股,對香港金融發展起着三大推動作用。一是大大增加跨國巨企如沙特阿美在港上市的誘因,助力香港搶企業、搶人才、拚經濟、拚發展。
二是香港將匯聚更多內外資金。上月港股通投資標的股份擴大至多間在港上市外企,即內地投資者可通過互聯互通渠道投資在港上市外企,現在外企又有機會躋身藍籌之列,相信可吸引內地與海外基金、家族辦公室加快進駐香港,帶動更多資金流入香港。
三是提升港股國際化與吸引力。目前在港上市的外國企業只有68間,包括新秀麗(01910)、普拉達(01913)、歐舒丹(00973)與兗煤澳大利亞(03668)等,可是只佔港股市場很小部分。
一旦外企納入藍籌,外企在港上市數目料會增加,從而提升港股國際化程度,增加市場在全球吸引力,這樣更能體現香港作為聯通內地與世界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與角色。
提升港股國際化與吸引力
目前澳洲、法國與德國都容許外企納入主要股市指數之列,香港不能故步自封,恒指成份股向外企全面開放正當其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