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近年香港不斷檢視上市規則,提升在全球融資平台的競爭力,藉此強化作為中資企業上市首選平台地位。
中國資本市場與世界連接的歷程至今已超過30年,中概股的影響力更是不斷擴大。與此同時,香港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日益穩固,吸引越來越多的中概股回歸香港上市。\大公報記者 許 臨
事實上,近年香港不斷檢視上市規則,提升在全球融資平台競爭力,包括將容許不同投票權架構並屬非創新產業的大中華企業在港第二上市等等,藉此強化作為中資企業上市首選平台地位,未來更有望超越美國紐交所與納斯達克交易所,重新成為全球最高IPO集資額的交易所。
有助推進證券人幣計價
近年全球去美元化提速,加上國家金融雙向開放,人民幣股債繼續成為全球投資熱點,伴隨此次中概股回歸浪潮,香港已積極籌建以人民幣計價和結算的證券交易平台,這不僅能進一步釋放中概股回歸的市場紅利,也有助人民幣國際化進程。而人民幣國際化定必能迎來更多新機遇,也是香港金融業再上一層樓、經濟疫後復甦的最大動力。
中概股在海外市場向來不乏投資者捧場,根據Wind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3月底,境外的中概股已達到377家,其中在美股市場上市的中概股佔比超過一半,達到280家。2000年後,新經濟崛起,中概股的影響力更是不斷擴大,其後新浪網(US:SINA)以「VIE」(可變利益實體)模式登陸納斯達克市場更成為中國資本通往美股市場的新途徑,接下來搜狐(US:SOHU)、網易陸續赴美IPO,其後攜程(US:TCOM)、百度等又掀起赴美IPO熱潮。當中的百度在2005年8月上市後,更曾在10年間股價上升超過50倍。
2018年4月聯交所修訂了上市規則,允許已在境外上市的中國創新企業在香港二次上市,同時接納同股不同權上市,增加了對中資企業的吸引力。其後除了吸引到小米(01810)、美團(03690)等新經濟股選擇在香港上市外,2014年登陸紐交所,並成為當年全球最大IPO的阿里巴巴(09988)也決定回港上市。此後,網易(09999)、京東(09618)、百度(09888)、微博(09898)、嗶哩嗶哩(09626)、萬國數據(09698)等也相繼回流,截至今年4月,已有21家中概股發行人透過第二上市或雙重主要上市回流本港,其總市值佔所有於美國上市的中概股超過七成。
投資者青睞 認購反應佳
由於業務前景一直被投資者看好,優質中概股回港上市隨即大受市場歡迎,如京東(09618)在2020年回港上市,公開發售部分超額認購達177.9倍。同年網易回港上市,超額認購更達到360倍。其後中概股備受市場關注,2021年3月早已被投資者熟悉的百度也決定回歸香港上市,超額認購同樣逾百倍。一直以來,只要全球股市的氣氛維持平穩,中概股一直是最受投資者歡迎的類別之一,而近年多隻大型中概股回歸也錄得超額認購,已突顯了投資者對中概股回港上市的熱情。
今年港交所和證監會更表示,將繼續根據已優化的上市規則審批有意回流的中概股上市申請。中金的研究報告便預計,未來5年將有42家在美國上市的中概股合資格回歸港股,每年平均新發融資規模達2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