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基金人語/善用「天然資本」 對抗氣候變化\Peter Harrison

時間:2021-12-27 04:26:48來源:大公报

  隨着《格拉斯哥氣候協議》達成,各界反應不一。這值得我們停一停,思考一下在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第26次締約方會議(COP26)那兩星期間所達成的共識細節。以簡單的方式減少碳排放量固然是當中的首要重點,但除此之外,天然資本及碳市場這兩方面亦有讓人感到鼓舞的發展。

  在對抗氣候變化危機的戰役中,作為可投資資產的天然資本崛起已成為強大的新武器。

  相關概念可追溯至數十年前。在1973年出現能源危機時,經濟學家舒馬赫(Schumacher,E.F)首次提出「天然資本」之說,以表達資源應作為不可再生資本,而不是可支配收入看待,但亦是到了現在出現新一輪能源危機和氣候加劇惡化時才有更多人意識到,上述概念對於應對全球暖化問題的潛在意義。

  一直以來,大部分人關注的焦點都落在如何從重工業、農業或本地供熱減少全球碳排放量之上,較少人會留意到大自然可發揮的作用。

  只有當大自然的真正價值得到認可和被納入考慮時,其原始潛力才能真正發揮出來。資產管理機構可以成為促進這種改變的推手。

  迄今為止,慈善事業一直是推動這種改變的主要力量,但能夠覆蓋的範圍始終有限。試想像一下,資產管理機構只要將其管理的100多萬億美元投放一小撮至天然資本市場,對減排工作而言都將是莫大的貢獻。

  如果想讓上述假設可行的話,便需要讓投資者認為回報是既可行又可持續。就此而言,企業和政府利用碳中和信用額降低碳足跡的做法越來越盛行,預期2021年內,相關交易信用額將增至10億美元。

  要統一市場的價值觀和標準,今後還需多加努力。聯合國氣候行動及融資特使及前英格蘭銀行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發起的擴大自願性碳市場任務小組已開始為相關市場制定環球管治標準。

  今後,優質碳信用額的需求勢將增加,而回報潛力亦將愈趨明朗。資產管理機構對儲蓄者負責是基本責任。我們必需透過投資,讓他們的退休儲備能夠為他們的未來乃至社會實現最佳的成果。

  此外,能夠識別出最具潛力成為有價值及具生物多樣性的項目投資者將可獲得投資優勢。

  在解決氣候變化的問題上,各項措施都難以單憑一方之力完成。雖然大自然及碳信用額投資無法作為企業迅速大幅減低碳排放量的替代品,但它們可增添實現巴黎協定,甚至是格拉斯哥協定的可能性。

  我為自由市場可為保育大自然帶來重大轉變的潛力感到振奮。在氣候變化議題上,資本主義經常遭到非議,但其實可助我們實現限制全球升溫幅度的共同目標。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並加以利用的一點,而這亦只是本行業能夠在利潤之外發揮所長的其中一個例子。

  一場針對環境投資的變革已在悄然進行。改變已勢在必行。

(作者為施羅德投資集團行政總裁)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