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共創共享/企業應小步快跑 擁抱AI時代\戈峻

時間:2025-10-07 05:02:07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測算,中國人工智能產業2024年規模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24%。

  在上月舉辦的「2025人工智能產業及賦能新型工業化大會」上,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副總工程師王愛華透露,經該院測算,去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超過9000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增長24%。9000億元是個什麼概念?相當於人民銀行降低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為市場提供的長期流動性。換言之,人工智能(AI)產業已經是一股強大得足以影響經濟全域的力量,對中小企業來說更不能再覺得AI還離得很遙遠,現在是時候小步快跑,與AI打招呼了。

  中國的AI產業規模之所以快速增長,有賴於AI基礎設施建設帶動。據中國信通院測算,各層級的AI產業去年都有不俗表現,基礎層增速達到54%,規模接近3100億元模型框架層增長18%;應用層規模增長13%,其中的智能硬體層增長15%,智能軟體層增長10%。除了產業規模,各項AI相關技術發展勢頭也猛,8月份月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介紹了「十四五」時期數位中國建設發展成就。單就「十四五」期間,中國AI綜合實力實現整體性、系統性躍升,AI專利數量佔全球總量的60%。

  最近有幸與國際知名雲計算與AI專家沈寓實就AI發展進行深入交流,對於他呼籲企業要「提前布局」的觀點十分贊同。沈寓實指出,真正有遠見的企業家,已經不是在問「要不要用AI」,而是思考五年後所在的行業會有什麼變化、AI會扮演什麼角色,而且開始布局數據、人才和試點,早?先機迎接這場變革。

  可能很多中小企還以為AI跟他們的距離仍很遙遠,又或者知道AI重要,卻不知從何入手,乘風破浪,結果舉棋不定,只有站在岸邊觀望別人,但其實時代要淘汰一個人的時候,連招呼都不用打。一家企業能力與發展天花板高低,是隨?老闆的認知而改變。企業的天花板低,員工再怎麼努力也直不起身。所以對於AI,老闆不單不能避開視線,還要身先士卒,先學起來,用起來。只有你自己懂了,才能有信心帶?團隊一起上,也才能更有效大力地推動全員學習AI、了解AI、運用AI,這是一件對員工對企業都非常有益的事情。

  採用現成工具 試錯與調整

  至於要怎樣提前布局,個人認為關鍵有兩點,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你得先走出第一步。想擁抱AI紅利就得自己先用起來,因為AI不會主動走過來對你打招呼,所以筆者的建議是請主動跟AI打招呼。若自己不主動,恐怕到被淘汰的一刻,AI還是對你默不作聲。何況要主動跟AI打招呼一點不難,現時內地多數大模型使用的中文數據,佔比已超過60%,有的大模型甚至已達到80%。中文高質量數據的開發和供給能力持續增強,使得國產大模型性能快速提升,也令建基於大模型的AI系統更易於使用。

  第二個關鍵是小步快跑,擁抱AI不是鼓動中小企去花大錢,搞什麼大模型或者建設自己的AI底層架構,一步登天並不現實,但我們可以先從現成的「小工具」開始,找出最適合企業的低風險切入路徑,先找找感覺,快速試錯、快速調整。現在中國線民數量達到11.23億人,互聯網普及率達到79.7%,那麼多應用場景可以嘗試用AI開發出新市場,再不躬身入局,那真就被淘汰了。

  至於大家擔心的AI會否取代部分崗位,個人認為不必過憂,例如2022年ChatGPT第一代推出後,光是美國就有50萬個工作崗位被取代,而且還是白領工作,但歷史上每一次技術革命,例如蒸汽機、電腦剛出現時,總會淘汰一些崗位,但消失的是工序,不是人類獨有價值。AI替代的是重複或低附加值的工作,這反而是把我們解放出來,去做更有創意、更有溫度的事。例如養老院裏,機器人可以送餐、清潔,AI可以監控長者健康情況,護工是失去了崗位價值嗎?非也,而是釋放他們雙手,讓護工有更多時間去用溫暖的手陪伴長者。因為AI雖聰明,但和智慧是兩碼事,人與人之間情感與智慧的共鳴,才是人類的獨特舞台。

  (作者為天九企服董事長兼CEO)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