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發展商今年積極推盤且成交量持續攀升,有助二手樓價回穩。
今年以來,恒生指數累升逾兩成,近期更突破25000點,創近三年半高位,主要受惠於企業盈利改善及資金回流。相比之下,本港二手樓價仍跌近1%,表現相對滯後。
隨着股市上升帶動財富效應,不少投資者資產賬面增值,能夠增加消費和投資意願。部分投資者開始考慮將資金由波動較高的股市,轉投較穩定的實物資產如物業,以分散風險並鎖定回報,進一步推動樓市升溫。
發展商推盤信心轉強,今年上半年一手市場成交量創下六年新高,吸引大批投資者及大手客入市,有些買家亦原本由買一間變買兩間,租客亦變買家。有發展商亦指出,近期股市走勢向好,投資氣氛轉好帶動投資者入市。財富效應使人更樂於進行大額開支,例如提早置業、升級換樓,甚至買車、裝修或外遊消費。
翻查過去十年市場數據,港股與樓市走勢雖非完全同步,惟整體趨勢仍見關聯。2016至2017年及2019年均曾出現「股樓齊升」局面,尤以2017年最為顯著——當年恒指累計升幅達36%,冠絕全球主要股市,同年中原城市領先指數亦上升近13%,反映投資氣氛熾熱,資產市場全面受惠。
踏入2020年後,在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及美國進入加息周期等因素影響下,資金成本上升,市場波動加劇,股市與樓市隨即雙雙回落,顯示宏觀環境轉變對兩大資產市場均構成壓力。至於2024年,情況出現背馳:恒指反彈近18%,樓價卻跌足6.5%,錄得連續第三年下跌,呈現「股旺樓弱」格局,亦顯示樓市正處於調整周期,未必再能單靠股市帶動。
經濟穩步復甦 二手料止跌回穩
踏入2025年,形勢漸見轉機,恒指市場氣氛明顯回暖。與此同時,銀行拆息回落至3厘以下,供樓負擔減輕,加上特區政府去年全面撤辣,各類人才來港,釋放本地剛性需求及非本地買家潛力。發展商趁勢積極推盤,新盤銷售反應理想,成交量持續攀升。若本地經濟穩步復甦,預期二手樓價有望於下半年止跌回穩,甚至出現輕微反彈,逐步收窄與股市表現的差距,未來不排除迎來新一輪「股樓雙升」局面。
(作者為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