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經濟透視/穩定經濟基本面 政策仍要加碼\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 管清友

時間:2023-09-25 04:03:07來源:大公报

  圖:中國經濟增長動力與房地產行業發展息息相關。

  中國8月部分經濟指標較7月有所改善,有經濟學家認為,中國經濟已經觸底反彈,但筆者認為,現在談觸底為時尚早,還得觀察。

  8月的一些數據,比如社會融資、貸款、出口降幅收窄,確實有不少指標是好轉的,這也是一些人判斷經濟觸底的依據。「經濟的確在恢復,但是也要看到,這個恢復力度還不夠強勁,挑戰依然很大。」

  不過,居民和企業的中長期貸款還比較弱,這兩個指標很重要。居民中長期貸款的走弱是個長期問題,因為對房地產的看法變了。數據有改善,隱憂依然在,還需要繼續出台政策,而穩經濟關鍵還在於恢復信心。

  中國經濟將會長期處於與歐美周期錯位的過程,以前中國生產、歐美消費的大周期基本一致,如今則是歐美抑制通脹,中國防止通縮,外部高利率、高通脹環境對於資本的虹吸效應不容忽視,這也將深刻影響中國經濟未來幾年的發展。

  近幾年,中長期的產業轉型升級、動能轉換,對很多行業構成很大衝擊,有些受衝擊的行業或者企業是不可逆轉的,比如一些中低端產業被替代了。同時,一些產業比如汽車、手機、半導體,進展很大,越來越多的國產品牌在佔領國內市場的同時,也在向國際市場滲透。

  既要看到中長期的矛盾和挑戰,也要看到我們的優勢,未來幾年對中國是特別關鍵,在經濟和貿易領域,產業升級的速度要快於產業外溢和產業轉移的速度,以保證出口在全球的佔比一直能保持高位,中國產業鏈的韌性還是很強的。出口的普惠性越來越差,產業升級了,僱用的勞動力減少,解決就業主要靠服務業全方位的開放。

  應取消樓市限售限購

  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1至8月份,全國固定資產投資(不含農戶)327042億元人民幣,按年增長3.2%,但是民間投資為-0.7%,這是因為房地產投資拖累嚴重。

  有經濟學家認為,穩經濟還是需要從房地產着手。近期,各地也在出台政策,給房地產鬆綁。現階段房地產究竟還需要一些什麼政策?第一,要穩經濟,房地產是一個重要的領域,這毫無疑問,房地產的下滑對整個經濟的拖累是比較明顯的。

  第二,房地產即使恢復到最寬鬆政策的階段,再靠房地產拉動經濟也是不現實的,因為中國房地產高速增長時代已經過去了,而且中國的大基建時代也已過去。

  第三,目前的問題在於,都沒有恢復到房地產市場相對比較正常的狀態,大多數城市取消了限售限購,還有些城市沒有取消。政策制定和行業期待相差還是比較大的,無論能不能拉動經濟,房地產市場不恰當的限售限購現象應該取消。

  第四,房地產鬆綁也不足以拉動經濟,我們要適應短期經濟下滑的情況,動能轉換的階段,關鍵是恢復信心。

  把脈當前中國經濟,要看清幾個特徵,其一,處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面臨前無古人的變化;其二,轉化過程中,很多行業異軍突起,這是優勢和底氣,同時也要看到,很多行業受衝擊很大,要從公共政策上盡可能減少震盪;其三,經濟的核心問題不是「三駕馬車」,核心問題是一個活躍的市場、一個活躍的市場機制、一個比較良好的政府和市場關係,以及大家覺得明年比今年好、明天會更好的信心。

  着力化解地方債風險

  短期內,貨幣政策該做的已經做了,接下來最重要的是貨幣當局會同金融管理部門,着力化解地方債,有解決問題的預期,讓債務鏈條可以持續下去,慢慢地用時間換空間,債務問題不能一刀切。總體而言,用類政府平台去解決基礎設施建設問題,基礎設施當然應該建,筆者反對有些人說基礎設施投資收益太差,所以不應該搞,基礎設施投資就沒有高收益的,那誰去搞呢?我們在短時間內實現了基礎設施的飛躍,應該客觀理性地看待債務問題,而不是簡單地一刀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