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養老不能光靠「延退」/德國波恩大學經濟學博士 沈凌

時間:2018-09-18 03:17:12來源:大公報

  前不久,俄羅斯總統普京不顧強大的民意反對,推出延遲退休計劃。從明年開始,慢慢將男性的法定退休年齡從現在的60歲提高到65歲,而女性相應地從55歲延遲到63歲。原因很簡單:俄羅斯正面臨着養老金虧空的危機,再不改革,養老金體系就要崩潰了!而讓俄羅斯人感到憤怒的是: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16年公布的數據,俄羅斯的平均期望壽命才68.8歲,在全球排名120。所以,按照這樣的新退休計劃,俄羅斯人幾乎是「活到老,幹到死」的節奏啊!

  養老危機並不僅僅出現在俄羅斯一個地方,全球都有,中國也不能例外。因為中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人口老齡化已經成為中國現實的威脅,中國所面對的「未富先老」局面,比發達國家例如日本的「先富後老」,顯得更加困難。按照目前的老齡化比例和增長速度,有人預計中國2026年就會進入公認的老齡化社會,而那個時候中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頂多不過是兩萬美元。所以無獨有偶,我們的政府和社會也在討論如何實施「延遲退休」計劃了。

  那麼是不是除了延遲退休,就沒有別的辦法來解決養老金問題了呢?未必。

  首先因為制度的原因,中國政府還有龐大的國有資產作為後盾。從法理上講,國有資產是屬於全體公民的,所以老百姓的養老一旦出了問題,完全可以用國有資產來彌補。這和家裏個人養老,沒有了收入來源可以從家庭資產中彌補是一個道理。有估計,現在的國有資產大約是60萬億。而目前每年的社保支出僅僅是5萬億。如果我們的國有資產收益率能夠達到8%,那麼就可以完全覆蓋我們的社保支出。

  當然,問題就在於,目前的國有資產收益率很低,做不到8%。這裏一方面有管理效率低下的問題,另外一方面也有價格管制的問題。作為老百姓,我們常常詬病兩桶油的壟斷導致了油價高企,卻往往沒有看到我們的鐵路總公司雖然也是一家獨斷,但是它的客運票價僅僅是德國的同等車票的六分之一。所以,國有企業的改革,不僅需要通過混改來提高經營效率,還需要更加多地市場化,充分利用價格信號來優化資源配置。國有資產應該盡可能地用資產收益率作為管理目標,而不是用「社會效益」這樣的難以量化的指標來管理。這樣才能真正把國有資產的價值顯性化。

  很多人或許會擔心:一旦定價市場化,那麼很多自然壟斷的行業豈不是價格高高在上,老百姓更加難以承受了嗎?就拿中國鐵路來講,一旦提價(正如我反覆建議的,至少應該在春運等高峰期間提價),老百姓的負擔不是更加重了嗎?只要我們把中國鐵路總公司的股權劃入社保基金,那麼我們即便高價養肥了中國中鐵,其好處依舊是全體中國人的,而通過社保基金還能更加公平地讓全體中國人享受到。而不是像現在這樣,低票價的絕大部分好處被「黃牛」拿走了。

  其次,我們改善了國有資產的收益率之後,還需要有一個合適的「退出機制」,從而讓國有資產能夠真正的服務於養老基金。這就需要有一個有效的證券市場。目前還有大量的國有資產沒有上市,即便已經上市的國有企業(如兩桶油,國有大銀行等),他們的國有股流通性很差,估值很低,真的需要變現去彌補養老基金,恐怕一下子也實現不了。這就需要證券市場有一個慢牛行情,通過幾年乃至十幾年的持續上升,不斷吸引社會儲蓄進入股市,增加承接能力,搞活流動性。

  而這,又需要國資管理部門摒棄舊的管理思路,有進有退,讓進入穩定發展時期的大型國有銀行和自然資源行業(石油煤炭)等逐步增加分紅率,以中國工商銀行為例,每股3元的未分配利潤,如果能夠在未來的五年內每年分配6角錢,其股息率也將達到10%以上,這樣就會把目前龐大的社會儲蓄(它們都是風險偏好很低的資金)從理財和銀行存款中吸引過來。而通過逐步增加股息派發比例,可以有效控制股市的上漲幅度,避免過去「牛短熊長」的尷尬境地。

  總而言之,中國雖然面臨「未富先老」的養老困境,但是我們也有全球獨有的制度優勢。只不過,這樣的制度優勢目前還是隱形狀態,想要把它的效果發揮出來,需要有一定的實現條件。只要我們堅持改革,一定能夠解決這個並非無解的難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