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世界各大護膚美妝品牌紛紛將銷售重心由實體轉移到網上,同時發展人工智能美容工具
疫情爆發以來,美容業亦難免於受衝擊,因此各大美妝品牌推出虛擬技術工具,抑或是善用短視頻平台以作出轉型,並收穫不凡表現。行業專家指,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消費者習慣,令其今後逐漸習慣使用虛擬工具挑選化妝品。同時,消費者選購清潔產品時,亦會更注重衞生及安全性,這將令美容業催生出全新系列的抗菌美容產品。
疫情期間,美妝品牌均遭受衝擊。首季,歐萊雅集團全球銷售額同比下滑4.8%,日本美妝巨頭資生堂首季遭遇了十年來首次的銷售額雙位數下跌,達16.4%。雅詩蘭黛5月初發布的最新一季財報亦顯示,銷售額按年下降11%,營業利潤大減84%。
根據市場研究公司NPD的數據,2020年首季,美國及歐洲的香水銷量亦同比下降了13%。國際諮詢機構麥肯錫(McKinsey)預計,全球美容業今年的收入最多將可能下降30%。
M.A.C推虛擬試妝大受關注
因此,世界各地的實體零售店紛紛將銷售重心轉移到網上,不過美妝零售商們注意到,這場危機在發展人工智能美容工具的道路上,為這些美妝品牌帶來了競爭壓力。知名彩妝品牌M.A.C推出了虛擬試妝工具(Virtual Try On),該工具可以令消費者嘗試200種顏色的眼影及口紅,在實施封鎖期間,使用該工具的消費者大增三倍。
美國草本護髮品牌Aveda則在Instagram上製作了一系列創意視頻,向消費者傳授如何保養頭髮以及如何修剪長髮等技巧。自視頻發布以來,瀏覽量增加了兩倍以上。
由美國女歌手蕾哈娜(Rihanna)創建的美妝品牌Fenty Beauty,則善用短視頻平台TikTok持續吸引年輕客戶群體。蕾哈娜在TikTok設立的賬戶,由一群精挑細選的「網紅」發布與該品牌相關的內容及化妝教程等,消息一出立即引起了年輕消費者的關注。
行業專家指出,此次疫情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消費者的購物習慣,例如出於由新冠疫情引發的對於衞生的顧慮,而對商店提供的有關美容產品的膚質測試,及樣品體驗服務產生抗拒,因此虛擬工具將成為購物者挑選產品的絕佳選擇。
時尚預測機構WGSN美容主管Clare Varga表示,疫情令購物者嘗試了虛擬技術工具,在習慣了這種技術之後,人們將會持續採用該方式。無論是在家還是在商店中,這種為保持距離而設計、非接觸式的方式將成為美容業新的規範,並很快成為主流。
抗菌美容產品應運而生
不僅如此,美容業在疫情的影響下,亦將催生出一個全新系列的產品,即抗菌美容產品。Varga指出,消費者在選購產品時,將更注重衞生及安全性,今後以科學為主導的美容品牌及產品的需求將會增加。不論這些成分是經過測試的天然成分,還是經過實驗室的生物合成,消費者都會相信科學主導的美容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