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品牌 「平靚正」搶市佔
英國脫歐為廉價零售商帶來搶佔市場份額的機會,業界認為,若英國脫歐亂局進一步惡化,經濟增長放緩,消費者自然會節約花費,專攻平價貨品,這反而對廉價連鎖商店有利。愛爾蘭廉價服飾品牌Primark,在英國伯明翰開設旗下最大的直銷店(Outlet)、英國連鎖快餐店Greggs、廉價連鎖超市Aldi等也乘勢而起。
誰說百貨商衰落?英國脫歐打擊零售業信心?Primark似乎要扭轉目前悲觀情緒,開設大型新店。Primark在英國和歐洲各地均設立連鎖店,貨品價格親民、款式時尚,吸引不少家庭主婦、留學生光顧。
專攻平價貨 吸引顧客
早於2002年,Primark已在伯明翰開店,最新的直銷店樓高五層,面積16萬方呎,較舊店大約四倍,並引起業界人士關注。事實上,近年網店流行,加上英國脫歐亂局,很多服飾零售商生意不濟,有部分更早已關門大吉;偏偏這個時候Primark卻反其道而行,開設大型實體店。
自英國脫歐公投以來,由於英鎊貶值,導致不少零售商被迫加價,惟Primark仍然保持較低而穩定的售價,以吸引顧客;有分析師認為,該公司有望超越Next成為英國第二大服裝零售商,馬莎則仍居首位。市佔方面,Primark接近7%,Next約7.1%。另外,Next、馬莎等零售商過去兩年減少商店數量,而Primark則繼續擴張業務。
逆流而行的不獨是Primark,還有Greggs、Aldi。英國物價不菲,吃早餐動輒8至10英鎊(約82至102港元),Greggs看中商機,提供3.5英鎊(約35.93港元)早餐,還有三文治、牛角包、漢堡等選擇,廣受學生、上班族甚至遊客歡迎。Aldi更為家喻戶曉,由日用品、蔬果以至棉被、枕頭等,應有盡有,平價出售,挑戰傳統超市Sainsbury's、Tesco和馬莎的地位。
廉價零售業務未有被英國脫歐的悲觀情緒打擊,反之帶來商機。理由很簡單,英國脫歐前景未明,消費者擔心經濟及就業,寧願「慳得就慳」只選平價貨;同時,廉價連鎖零售店營運較靈活、較易控制成本,亦不必承擔網上營運業務的開支。
創意試身 讓顧客自拍服飾分享
此外,連鎖百貨店業務多元化,除了銷售業務外,又提供更多服務,例如咖啡店、餐飲等,有些更經營時尚理髮店,以及創新的更衣區設計,顧客在更衣區內試身後,然後到展示和分享區,點選喜歡音樂和調校燈光自拍及分享到社交媒體。
不過,隨着英國硬脫歐風險增加,英國零售商協會看法悲觀,擔心如果英國最終硬脫歐,短期內導致物價飆升,超市行業將受到衝擊,一旦供應鏈中斷,超市無法補貨,食品的質量和保鮮期均有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