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财经 > 正文

致勝之道/超越金融科技 轉戰科技金融

時間:2020-10-29 04:23:51來源:大公報

  圖:螞蟻集團正積極去金融化,轉型從事技術輸出業務

  螞蟻集團(06688)的金融版圖,建基於支付寶平台,繼而延伸建設「毛細血管」,由貸款、理財、保險產品到信用評估,閉環式一應俱備。螞蟻由FinTech(金融科技)轉型TechFin(科技金融),首席執行官胡曉明直言,螞蟻上市後最重要的事是要投資技術。作為「主動脈」的創新技術,通過人工智能(AI)、大數據、區塊鏈等,為螞蟻搭建終極「護城河」。\大公報記者 李潔儀

  一直強調輕資產營運的螞蟻,由支付平台起家,先是貢獻流量,再到金融服務貢獻收入,後有技術創新成為增長驅動力。目前,雖然創新業務佔螞蟻集團收入不足1%,但增長潛力可期。

  以交易平台業務,到自主研發科技,一切緣於10年前的「雙11」活動。2009年時任淘寶總裁的張勇提出「光棍節」促銷活動,單日銷售額達5000萬元(人民幣,下同),是當時平日交易金額的10倍。

  有了首年的經驗,支付寶在翌年「雙11」前提前部署兩倍的系統資源,最終交易金額遠超預期,支付峰值達3倍。眾人此時明白,建立自家的數據庫才是唯一出路。

  「雙11是一項技術測試」

  經過3年的努力,支付寶推出Ocean Base雲數據庫,能夠創造每秒4200萬次的處理峰值紀錄,解決峰值瓶頸的問題。後來還有能夠支撐10億賬戶、日均10億宗交易規模的螞蟻鏈,以及智能風控引擎AlphaRisk等。

  儘管「雙11」被視為全國的消費重要日子,交易額亦連年破紀錄。但馬雲直言,別把雙11看作是阿里巴巴(09988)的成功,而它只是一項技術的測試。

  事實上,在2016年10月,螞蟻已提出由FinTech轉向TechFin概念,務求去金融化,自始螞蟻開始進行技術輸出,為合作夥伴提供綜合性的技術解決方案,成型的產品包括螞蟻金融雲、螞蟻鏈等。

  根據螞蟻上市初步招股文件顯示,截至今年9月中,集團在全球擁有816項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註冊專利,另有超過5100項待批申請。

  數字經濟提升規模價值

  「支付寶的技術戰略不是百米衝刺,而是持續的馬拉松長跑。」胡曉明在外灘大會主論壇上指出,未來的金融發展將依靠數據和技術創新,只有這樣才能讓金融服務更普惠。

  《哈佛商業評論》發表題為「人工智能時代的競爭(Competing in the Age of AI)」的文章,分析螞蟻集團等多家人工智能驅動型企業的優勢。哈佛商學院教授Marco Iansiti及Karim R. Lakhani認為,在傳統經濟模式中,規模價值只會遞減;反之,在數字經濟中,規模價值則會愈升愈高。

  效率勝美大銀行百倍

  以螞蟻集團為例,其用戶數目是美國最大銀行的10倍,但員工數目不到十分之一。兩位教授都認為,有別於傳統金融機構,螞蟻更多是建基於數字核心之上,「人工智能」是幕後主腦。

  在落戶資本市場前,螞蟻經歷17年來第4次改名,由最初的支付寶,到小微金融、螞蟻金服,到今年6月正式更名為蟻蟻科技集團,凸顯螞蟻去金融化,而定位為科技公司,把「科技」二字作為螞蟻的基礎及戰略方向。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