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小加稱,港交所的長遠願景是聚齊四類客戶──中國的錢和貨(投資標的),世界的錢和貨
近期最轟動的財經新聞,無疑是港交所(00388)與倫交所的「世紀聯姻」,雖然倫交所董事會明確表示拒絕,但港交所仍在爭取倫交所多數股東支持。外界關於港交所的動機有諸多猜測,若放在內地資本市場加速開放的大背景解讀,更加意味深長。正如倫交所表示,目前更看重與上交所的互利夥伴關係。言下之意,把握中國發展機遇,與港交所聯姻並非唯一路徑。
此次交易來得突然,李小加給出的理由是,倫交所收購Refinitiv的舉動迫使港交所趕緊出價。但從後來的報道可知,兩家交易所高管於9月9日舉行了會晤,港交所9月11日就宣布收購意圖,並公開了自己的報價。進展確實太過迅速,難怪倫交所方面頗有微詞。按照國際併購規則,一旦要約方被公布將進入PUSU期限「倒計時」,港交所在28天內要麼向倫交所提出收購要約,要麼退出交易。截至10月9日前,港交所將上演一場「生死時速」。
倫交所與內地互動頻密
今年以來,倫交所與內地資本市場的互動愈發頻密。就在港交所會晤倫交所高層的前三天(9月6日),倫交所剛剛宣布擬在四季度推出環球板(GES),為投資者提供非倫交所上市股票的交易渠道,其中就包括阿里巴巴、百度、騰訊音樂、京東等30隻知名中概股。而在6月17日,滬倫通正式成行,華泰證券發行首隻全球存託憑證(GDR)產品在倫交所掛牌交易。市場一度傳出,滙豐銀行將通過滬倫通在A股上市。
港交所一直被看做是中資「走出去」與外資「引進來」的重要跳板,而滬倫通與GDR交易的制度設計,使得中國與境外市場建立了直接聯繫。李小加4月份接受《財經》專訪時稱,港交所的長遠願景是聚齊四類客戶─中國的錢和貨(投資標的),世界的錢和貨。「未來對於中國投資者來說,我們是最佳的國際交易所;對於世界投資者來說,我們是最佳的中國交易所。」
但目前來看,倫交所與上交所正成為港交所衝擊上述兩項最佳的挑戰者。特別是在眼下修例風波激盪,衝擊香港的全球金融中心地位。「世紀聯姻」不僅是一次戰略互補的嘗試,更凸顯出港交所對未來自身定位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