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張豪上海報道:人民幣兌美元連續三日上升,在岸人民幣昨日日盤收盤升216個基點或0.3%,報7.1243的兩周新高,當日人民幣中間價輕微回調3個基點報7.0855。
分析料降準對人民幣匯率的影響可能是短期利空,但隨着外匯市場逆周期舉措加碼,匯率的中長期貶值風險將有望收斂,長期將利好。
交易員稱,中美重啟經貿磋商下,市場風險情緒持續轉好,認為客盤購匯需求尾聲將至;他們並相信,中國國慶節臨近,中國主動升級貿易摩擦的概率不大,料匯價維穩在7.1關口水平。昨日在岸人幣兌美元最高升至7.113水平。本周累計,在岸人幣日盤和官價分別升0.29%及0.03%。
中銀國際資深經濟學家葉丙南認為,未來1至2個季度,中國經濟仍面臨較大下行壓力,中美經貿磋商仍在艱難進行,人民幣兌美元可能偏弱。但明年2季度以後趨勢將有較大不確定性。歐洲、中國和其他新興市場經濟自2018年2季度以來已率先調整,貨幣政策也先行放鬆,而美國經濟可能在今年開始逐步放緩,明年降幅可能超過非美地區,美聯儲貨幣政策寬鬆空間更大,2020年2季度後美元或由強轉弱,如果中國經濟降幅逐步收窄,那麼人民幣兌美元或有所反彈。
平安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張明在最新觀點中也提到,人民幣匯率短期內將更多地受中美貿易摩擦走向影響,而非中美經濟基本面。若中美貿易摩擦加劇,人民幣匯率貶值恐將持續。
葉丙南強調,總體看,短期內人民幣對美元可能延續偏弱,但中期不確定性較大,明年2季度後可能有所反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