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化 > 正文

蓮花手\熊鶯

時間:2018-06-03 03:15:37來源:大公網

  坐在石階上歇氣,右邊的桂花樹、楊樹、鳳尾竹,吐着嫩色。左邊,圓覺洞第22窟,蓮花手觀音,我只能看到那觀音手裏的一莖碩蓮。蓮蕾,被高約6米的觀音,輕「拈」手中。

  安岳佛雕,很分散,走不動了,透過樹葉陽光瀉了一地的清階,圓覺洞的景區,我坐下來,只想聽聽這山中的鳥聲、葉聲、風聲,看遊人在導遊舉着小旗的引領下不時向我迎面走來。

  石蓮很沉,橫呈着,宋人卻巧奪天工,讓它輕盈「含」於觀音之手。觀音像左側壁,一對供養人,講解員都會講到這一段:本地商賈楊正卿,供養造建了此像。這就是楊正卿夫婦。他是孝子,為母親而供養……

  思緒立馬走開。歷史上也有一段佳話。李密要辭官回家侍奉祖母,致晉武帝,而有了《陳情表》:「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盡節於陛下之日長,報養劉之日短也。烏鳥私情,願乞終養……」,劉即李密祖母劉氏。反哺之情,烏鳥猶如此,何況人呢。「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祖母無臣,無以終餘年」。

  又一位解講員迎面走來,「左壁下的兩位供養人像,為楊正卿的叔父和叔母……」,與前一講解員所講不同。翻開手中的《普州攬勝》,第22窟,窟右側下壁,由外到內為,「女功德主馬氏(楊母)、鄒氏(楊妻)、男功德主楊正卿、易(楊正卿之子,編者註:碑帖風化原文已不盡全)……」,左側為楊叔父叔母。一個大家族同為供養人。原來「文革」十年,此洞窟也未能幸免於難,右壁,整個楊氏一家人這一面窟壁的供養人像,均被損毀。

  歷史,在民間被向善演繹,我更樂意第一位的詮釋,為慈母而供養。四川安岳圓覺洞景區,曾名真相寺,以洞內所造十二圓覺菩薩得名。唐、五代、宋時期作品居多。自覺,而後覺他。念那圓覺洞洞窟外、那一壁題記,《真相寺圓覺洞記》,所謂圓覺,曰,「父子仁,兄弟睦、朋友信、夫婦恩,利則思義,氣則思和,酒則思柔,色則思節……」我要起身,再去看一看。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