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國際漫畫家大會」重臨香港 探討與新世代共鳴

時間:2025-07-25 05:02:00來源:大公报

  圖:「第20屆國際漫畫家大會」昨日舉行啟動禮。

  「第20屆國際漫畫家大會」(ICC)昨日在香港會展中心舉行啟動禮。本屆ICC是香港第二次擔任主辦地區,匯聚11個國家及地區的漫畫家,包括中國內地、香港、澳門、台灣,以及法國、西班牙、意大利、日本、韓國、馬來西亞及印尼。他們將在今日舉行「香港動漫電玩節」的「國際漫畫展」中展現400件原創作品。順應本屆ICC主題「全球漫畫新浪潮:與新世代的共鳴」,昨日亦舉行「漫畫新浪潮專題演講」,來自各地的漫畫家針對如何在漫畫創作中運用AI及找到年輕受眾喜愛的方式等話題進行了交流探討。\大公報記者 李兆桐(文、圖)

  由香港動漫畫聯會主辦,並獲文創產業發展處(文創處)為主要贊助的「第20屆國際漫畫家大會」昨日起至今日在香港會議展覽中心舉行。「國際漫畫家大會」首次於1996年在日本舉行,創始成員來自包括中國內地、香港、台灣,以及日本、韓國。ICC旨在推動亞洲漫畫文化發展,讓不同地區的漫畫家交流和討論漫畫發展相關的議題。自2013年第一次在香港舉辦,ICC昨日在香港會展中心開幕,主禮嘉賓包括文創處文創產業助理專員曹黎淑霞,以及ICC香港委員會代表黃玉郎、內地委員會代表徐濤等各地漫畫界代表。

  近20部新晉港漫作品亮相

  在開幕禮上,香港漫畫家、ICC香港委員會代表黃玉郎表示,「漫畫不僅僅是畫圖,也是文化交流、跨界創作。AI發展似乎讓傳統紙本媒體式微,但是亦能幫助漫畫發展。」他指出,在AI科技發展的當下,「漫畫亦步入互動媒體等多個形式」。以往漫畫作品想要開拓海外市場,「一頁漫畫翻譯的成本就已經不少」,但是當今在AI的幫助下,無論是時間還是金錢成本都可以大幅降低。

  「那漫畫又要怎麼創新,怎麼貼近年輕人?其實很簡單─手機。」黃玉郎稱。在AI降低翻譯成本的當下,香港漫畫可以突破地域與語言的限制,「甚至有機會接觸到40億的讀者。」他在昨天預告,今日開幕的「香港動漫電玩節」將展出新一代香港漫畫家的16本作品。

  黃玉郎冀未來靠AI推動港漫

  在開幕式後,黃玉郎接受記者採訪表示,和其他的紙媒一樣,漫畫的市場在科技發展的浪潮下,「肯定是比以前少了,主要原因還是因為手機(這樣方便的載體)可以提供很多資訊。不過像《老夫子》《龍虎門》依然在堅持出版。」他指出香港漫畫如今面臨的瓶頸是讀者年齡老化,而新讀者較少,「所以如今香港漫畫也嘗試製作適應手機畫幅的漫畫,比如條漫。此外也能利用AI科技配音、翻譯、製作動態漫畫等,成本又較低,可以讓香港漫畫有機會發展到東南亞、歐美市場。」因此,他認為「AI對香港漫畫的發展是個相當大的機遇」。

  香港動漫畫聯會副會長溫紹倫向記者表示,「AI是所有漫畫創作人都應該努力學習的新科技。以前15個人才能做的一本漫畫周刊,現在在AI的幫助下可能只需要一半不到的人手就能製作。」他指出「漫畫的本質就是講故事」,而漫畫的創作需要把這個故事發展到不同平台上:「(由漫畫)推出相應的產品,可以做成短視頻、視頻、電影。我認為不能只製作一本紙本漫畫,而是要思考更多。」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