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圖:「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粵劇戲棚匯演」宣傳海報。左圖:林群翎(左起)、張雪英、龍貫天介紹今次維園粵劇戲棚匯演特色。\大公報記者劉毅攝
由康文署主辦的中國戲曲節2023壓軸節目「太平處處是優場─維園粵劇戲棚匯演」,將於9月23日至10月8日在維多利亞公園3號足球場戲棚舉行。屆時現場將會搭建一座大型戲棚,4個本地粵劇劇團聯合一眾名伶於戲棚上演多場經典粵劇劇目,重現香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市區舉行戲棚演出的盛景。\大公報記者 劉 毅
早年香港鄉郊面積廣闊,鄉村漁村為配合節令、神誕等慶祝活動,流行搭建臨時戲棚演出,上演酬神的神功戲。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城市蓬勃發展,興起市區搭棚演出,成為獨特的城市文化。如今伴隨民間祭祀活動的銳減,令近年大多在新界或離島偏遠地區才舉辦戲棚活動。是次維園舉辦的棚戲演出,可視作一次在實踐中探討戲棚和棚戲文化的嘗試。
劇目選取「熱熱鬧鬧」
近期,香港粵劇演員龍貫天,新群英製作公司經辦人,負責今次戲棚匯演統籌的林群翎,資深戲棚搭建工程統籌張雪英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暢談他們印象中的戲棚文化,以及對今次演出的期待。
張雪英認為「傳統戲棚終有一日會被鐵架所取代」,但她始終積極推動香港的戲棚搭建工作,她形容今次搭建戲棚特色時道:「我在之前從沒試過需要搭建一個這麼大的表演戲棚。」
傳統戲棚十分酷熱,一場戲下來,身穿厚重戲服的演員往往已經是汗流浹背。林群翎重點介紹今次維園的戲棚演出加強了通風設備,以及流動洗手間。
龍貫天今次將出演《金鳳銀龍》《刁蠻元帥莽將軍》等,他介紹,為了展示戲棚表演氣氛,今次的劇目選取都體現了一個「熱熱鬧鬧」,讓觀眾看得開心。
《玉皇登殿》打響頭鑼
是次匯演由本地近百名資深紅伶與新晉演員同踏台板,先由香港八和會館揭開序幕,以傳統開台例戲《玉皇登殿》打響頭鑼;其後的龍嘉鳳劇團先以傳統例戲《六國大封相》一展班底實力;春暉粵藝工作坊則以《大鬧廣昌隆》打頭陣;壓軸亮相的金龍劇團則將三齣熱鬧惹笑的粵劇搬上戲棚舞台,包括《金鳳銀龍》,麥炳榮、鳳凰女作品《刁蠻元帥莽將軍》和《痴鳳狂龍》等。
為了令觀眾深入認識戲棚特色文化,康文署還將舉行「戲棚.棚戲──一個香港的文化符號」主題展覽,以及三場免費講座,介紹本地戲棚的搭建技藝和棚戲的傳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