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紫荊艷麗「花意」更好

時間:2021-04-12 04:24:18來源:大公報

  圖:香港紫荊花又叫「洋紫荊」,是專指紅花羊蹄甲,先葉後花;內地的紫荊係灌木,先花後葉,不能叫紫荊花。

  約訪袁明華時,內地的紫荊花開得正旺。袁明華說,近日在杭州所居社區散步,發現家家戶戶外牆邊都綻放着一叢叢「紫荊花」。花好,一嘟嚕一嘟嚕滿條紅,一派春光明媚,甚是艷麗;意更好,兄弟和睦,骨肉情深,而且還是不離不棄、美好愛情的象徵。

  袁明華提到,紫荊花作為港花,尤其是1997年香港回歸採納紫荊花元素作為區徽、區旗及硬幣的設計圖案後,內地也掀起了「紫荊花熱」。但稍加科普,同樣存在着一個認知問題。香港紫荊花又叫「洋紫荊」,是專指紅花羊蹄甲,係羊蹄甲屬,偏熱帶植物,小喬木,先葉後花,花期漫長,經冬至春,五片花瓣輪生排列,如區旗上的圖案。內地的紫荊係灌木,先花後葉,紫荊屬,卻不能叫紫荊花。所以說,「此紫荊非彼紫荊也」。

  有一年陪兒子去香港大學面試,袁明華走着走着便又走進孫中山的故事裏。多個細節證明,孫中山是喜歡植物的。從美國檀香山回來後,孫中山因為破除迷信毀壞村廟北極殿遭村民責罵而被父親送去香港讀中學,後又入香港大學的前身香港西醫書院讀醫學專科,這是一所十分重視自然科學的醫學院,有權威人士論定,孫先生在這裏學得最好的是植物學和化學。

  袁明華更欽佩的是,儘管後來棄醫從政,孫中山因為精通植物而發明的「中山四物湯」(黃花菜、黃豆芽、黃豆腐、黑木耳),至今仍在百姓口碑中廣為流傳,而據說當年憑藉這一發明,曾在廣西境內救治了不少病人。「那天我在港大校園內注目孫中山雕像,紫荊花瓣鋪滿一地,高高的木棉花像火焰一樣燃燒。」袁明華說。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