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同鄉會」區,虛擬與名人同枱食飯
展覽最後一部分是「福食」區,許多人未必知何謂「福食」。原來在上世紀六十年代,不少僱主體諒到員工午膳開支高,主動包辦員工膳食,即所謂「福利飲食」,簡稱「福食」。昔日的包伙食由大牌檔供應,亦有家庭式經營,在中環一帶唐樓內自設工場。毛巾包頭的夥計,提着大擔挑穿梭多區送飯。除了節省外出食飯時間,也是同事忙裏偷閒、家長里短的時刻。後來,因為衛生問題,一九六六年市政局開始拒絕發包伙食牌,加上快餐興起,經濟轉型,包伙食送餐的畫面不復再。至今僅有一些大企業和餐飲業,保留「福食」傳統,同撈同煲的故事仍在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