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從《香港文學》看香港文學(八)

時間:2019-04-21 03:17:55來源:大公報

  圖:葉維廉是居於美國的作家,在《香港文學》上曾經多次發表文章

  如果說五六十年代港人主要去台灣、東南亞,那麼八十年代,香港則湧現出移居北美的熱潮,其中最熱的國家是加拿大。\趙稀方

  我們所熟悉的香港作家,如戴天、也斯、吳煦斌、黃國彬、梁錫華、胡菊人、亦舒、阿濃、杜漸、顏純鈎、陳浩泉等等,變成了加拿大籍,以乎把香港文壇的一半都搬去了,只不過其中的不少人如也斯、戴天、黃國彬、顏純鈎等其實主要還是呆在香港,這樣他們其實變成了雙重身份。在加拿大的香港作家太多,這裏介紹一下早年去加拿大,並創立了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的盧因,及後來四任副會長陳浩泉。

  盧因(1935-),原名盧昭靈,生於香港,英文書院畢業。他是五十年代《文藝新潮》的主要作家之一,曾以小說《私生子》獲得「文藝新潮小說獎金短篇小說入選作品」第二名。1973年,盧因移民加拿大,但他仍然關注香港,《香港文學》創刊號,他就發表了小說《彈築》。到了第2期上,他以盧昭靈之名發表了《加拿大華人文學的過去與未來》,表現了他對加拿大華文文學的關注。1987年,他和梁麗芳成立了加拿大華裔作家協會,成為創會會長,次年,《香港文學》還出現了《訪盧因談「加華作協」》(42)。盧因後來在《香港文學》發表了一些小說和回憶文章,但他的創作應該已經過了高峰期。

  陳浩泉(1949-),福建南安人,1962年大學畢業來港,在左翼報刊任職。1973年出版的詩集《日曆紙上的詩行》,是他的第一部著作。在長篇小說上,他自己較為喜歡《香港狂人》(1983)和《香港九七》(1990)等。1992年,陳浩泉移民溫哥華,並成為加華作協的四任會長,與盧因來往密切。陳浩泉在《香港文學》上發表的作品,以詩歌居多,如《夜景》(21)、《悼綠》(26)、《望夫山》(29)等。2012年4月,《香港文學》刊載了「陳浩泉專輯」。

  去美國的港人也不少,不過情況有所不同。五六十年代,不少香港年輕人去美國留學,有的回來了,有的就留在了美國,其中頗多著名學者,如余英時、葉維廉、劉紹銘、鄭樹森、張錯等。常在《香港文學》發表作品的香港美裔作家有:

  葉維廉(1937-)1955年去「台大」,後去美國,1967年他獲得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後,留在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任教,從此扎根美國。1985年《香港文學》創刊後,葉維廉在創刊號上發表了《閒話散文的藝術》,當年又發表了詩歌《布達佩斯的故事》(4)、《北京的晚虹》(9)等。2001年冬天,澳門大學舉辦「葉維廉與漢語新文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葉維廉與崑南和王無邪「三劍客」重聚,《香港文學》為此專門做了一個專輯。

  柯振中(1945-),幼年隨父母移居香港,1972赴美。赴美之前,柯振中是六、七十年代香港活躍作家。他最早的兩部作品,是16歲刊於1961年香港《青年樂園》的《悲慘世界》和《地板》。1962年,他獲《星島日報》學生徵文小說首獎。六十年代以來在《工商日報》、《星島日報》、《中國學生周報》、《當代文藝》、《海光雜誌》等報刊上發表作品,出版長篇小說《愛在虛無飄渺間》(1967)、《心靈的醫院》(1968),短篇小說集《月亮的性格》(1967)、《在原來的地方》(1972)、《龍傷──港人素顏》(1990)等。柯振中創作生命力很旺盛,《香港文學》創刊後,他繼續發表了《背角》(42)、《白虎》(63)等小說,故事發生的地點仍然還是香港。

  鷗外鷗(1912-1995)的情況稍有特殊,他早年在香港、後來回內地、晚年又去了美國。鷗外鷗自小在香港就讀,主要在港粵一帶從事文學活動。抗戰後回到香港,轉向左翼,編《詩群眾》,加入《中國詩壇》,發表了《狹窄的研究》、《和平的礎石》等表現香港的詩。1944年,鷗外鷗出版《鷗外詩集》,收錄1931-1943年間詩作,其中「香港的照相冊」和「桂林的裸體畫」兩個系列的組詩較為突出。鷗外鷗的詩整體屬於左翼,但自成一體,被稱為「未來派」和「反抒情詩派」。鷗外鷗晚年到美國,不過繼續在《香港文學》發表作品,他的詩歌近年來重新引起詩歌界的關注,被稱為「文學史上的失蹤者」。

  當然,《香港文學》並不僅僅發表來自香港的北美華裔作家的作品,還有很多著名美裔華人作家的名字出現在《香港文學》上。來自加拿大華文作家有洛夫、瘂弦、張翎、陳謙等,來自美國的華人作家有陳若曦、王鼎鈞、劉荒田、嚴歌苓等,他們都在《香港文學》發表作品,很多人都有專輯出現。

  在世界華文文學中,歐洲華人作家數量較少,不過卻有幾位來自香港的作家。林湄是荷蘭華文作家,蓬草、綠騎士和黎翠華是法國華文作家。

  林湄(1945-)出生福建泉州,1973年從上海移居香港,1990年移居荷蘭,屬於二度移民。林湄從內地到香港後,先任職記者,採訪了如錢鍾書等大量的文化名人。她同時開始寫作,1986年她出版了散文小說集《誘惑》,1990年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淚灑苦行路》由中國文聯出版公司出版。到荷蘭後,林湄於1991年創辦了荷比盧三國華人寫作會,並出任會長。2013年的「歐華文學會」,就是在此基礎上成立的。2005年10月,長江文藝出版社推出她的五十萬字長篇小說《天望》。林湄到荷蘭以後,一直和香港保持聯繫,她為香港《文匯報》寫了10年的專欄,在《香港文學》也一直發表小說,如《墓》(114)、《辮子》(124)、《湖魚》(126)、《孤獨者》(148)、《我的笨拙哥哥》(153)等。

  蓬草(1946-),自小就讀英文書院,投稿《中國學生周報》學生版,受到編輯吳平鼓勵,走上文學道路。1975年,她赴法國巴黎留學,先後就讀巴黎大學和國立高等翻譯學院。蓬草登上《香港文學》較晚,作品有《我家之街道》(195)、《就這樣子》(200)、《調景嶺》(204)、《鄰居》(206)、《園中》(219)、《深底處》(243)、《風景》(252)等。《香港文學》在2010年第11期給她做了一個專輯,並由盧瑋鑾親自對她做了一個採訪。

  綠騎士(1948-),1969年畢業於香港大學中文系,1973年赴巴黎,就讀法國國立高等美術學院。她的作品開始由素葉出版,出版過《綠騎士之歌》(1978)、《石夢》(1996)、《啞箏之醒》(2002)等。她在《香港文學》上發表的小說有:《忘河水仙》(242)、《詩葡萄》(272)、《巴黎梧桐人》(281)、《紅塵捕影人》(315)等。《香港文學》在2011年第3期給她做了一個「專輯」。

  黎翠華(1958-),成長於筲箕灣,後去法國學畫畫。移居法國,但多來往於法國和香港之間。1987年,小說《游民》獲香港「中文文學創作獎」小說組首獎。1988年獲得台灣《中央日報》小說佳作獎。黎翠華登上《香港文學》較早,在創刊號就發表了散文《山水遙遙》,其後又發表了為數不少的作品,貫穿了《香港文學》的始終。《香港文學》在2010年第10期,給黎翠華做了一個專輯。

  有趣的是,《香港文學》上刊載這三個人的專輯,時間挨得很近,並且其中有不少互評,如蓬草寫綠騎士的《街道和花》,綠騎士寫蓬草的《蓬草的森林》,黎海華寫蓬草的《蓬草理想國的森林》等。作家之間顯然是相互熟悉的,《香港文學》大概也希望打造一個香港的「法國作家群」。

  《香港文學》在1995年和2006年組織過兩次澳洲華文文學專輯(127)、(261),露面的作家數量頗為不少,然而出名的不多,最著名的當數來自香港的梁羽生。

  梁羽生(1924-2009),出生於廣西蒙山,1949年來港。1954年,梁羽生就在《新晚報》上連載《龍虎鬥京華》,成為香港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1987年,梁羽生赴澳洲定居。梁羽生對澳華文學很重視,親自撰寫了《澳洲的中國移民文學》,發表於《香港文學》2006年第九期上。香港也沒有忘記梁羽生,浸會大學於2001年邀請他來港講座,並召開過一個「梁羽生講武論俠會」。《香港文學》也特地做了一個「梁羽生回望」專輯(207),並發表了他的演講稿,題為《早期的新派武俠小說》。

  由香港去澳洲的作家,還有一個人值得一提,那就是楊明顯。楊明顯(1938-)也是1975年從內地移居香港的,後又在90年代移居澳洲。她1979年發表的短篇小說《姚大媽》,獲得香港「中文文學獎」小說組冠軍。《香港文學》創刊後,楊明顯發表了不少小說作品,從1995年第6期《靈冢》的時候,她的名字前面冠上了「澳洲悉尼」。楊明顯到澳洲以後,曾擔任澳華作協新州分會首任會長。

  除台灣、東南亞、北美、歐洲、澳洲幾大塊以外,在《香港文學》發表作品的華人作家還有來自於澳門、日本、南美等各地區的華人作家,地域相當廣泛。

  海外華文文學,從前被視為中國文學的邊緣,其實不然,在「華語語系文學」的視野中,海外華文文學是一種前沿的中文文學形態,顯示西方衝擊/中國回應的最新文學形態。香港原是英國殖民統治地區,外來文化主要體現為盎格魯薩克森文化,海外華文文學帶來了世界各地文化,增加了移民文學的特質,使得香港文學的文化混合更加繁複,顯示出獨特的文化交錯形態。

  香港回歸後,有人認為它已經成為中國內地的城市之一,成為省籍文學,重要性下降。其實不然,香港文學作為一個獨特文化空間的價值所在,是中國內地文學所無法替代的,也是它對於中國文學的最大貢獻。(全文完)

.趙稀方\博士,教授,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所研究員、現代文學研究室主任,著有《後殖民理論》、《翻譯現代性》、《理論與歷史》、《小說香港》等著作。劍橋大學、哈佛大學訪問學人,波蘭羅茲大學,台灣成功大學、東華大學等校客座教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