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中日伊萬里瓷交融競妍

時間:2020-09-09 04:23:19來源:大公報

  圖:隨着中歐瓷器貿易規模的擴大,從裝點室內空間的陳設到不可或缺的生活用具,瓷器融入歐洲生活的方方面面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瓷器的國家。從唐代開始,精美的中國瓷器沿着絲綢之路,外銷到世界各地,到明末清初,則演繹了中、日伊萬里瓷此消彼長的故事。正在成都博物館展出的「競妍:清代中日伊萬里瓷器特展」,通過一百六十八件/套中日伊萬里風格的瓷器,回溯十七、十八世紀中日瓷器爭芳競妍的百年歷史,展現三百多年前中日文化與技術的交流碰撞、創新超越。\大公報記者 向 芸

  相較於同樣通過陸海絲綢之路外銷的茶葉、香料、絲綢,瓷器不僅歷時長久,還被永遠保存在博物館和家族傳承中。明末清初之際,戰亂讓中國製瓷業停滯,海禁令使貿易大幅萎縮,中國瓷器外銷一度中止。其時作為東西方瓷器貿易紐帶的荷蘭東印度公司將目光轉向了日本。

  「伊萬里瓷」的誕生發展

  中山大學歷史學系副教授熊寰表示,16世紀末,日本在與朝鮮的戰爭中掠獲了大量朝鮮陶工。在歸順的朝鮮陶工幫助及地方政府的干預下,日本製瓷業進步很快,至1650年後步入成熟階段,規模上達到了量產。「伊萬里並不出產瓷器,由於日本出口到歐洲的精品瓷器均從伊萬里港出運,所以被歐洲通稱為『伊萬里瓷』。」熊寰說,1647年日本有田瓷器開始少量外銷,1659年因中國景德鎮的瓷業還未從朝代更迭的動盪中恢復,荷蘭商館向日本訂購了56700件瓷器,令原本主要供給內需的伊萬里瓷迎來大規模外銷的時代。

  根據記載,1673年到1678年,伊萬里瓷外銷達到鼎盛時期,至1757年完成最後一筆交易,銷往歐洲的日本瓷器總數達到120多萬件。

  走進展廳,兩件並列陳設的中、日伊萬里瓷顯得分外醒目,初看題材和風格很相似,但細看在審美取向上又有很大差異。熊寰表示,儘管日本製瓷水平在1650年代實現躍升,但與中國瓷器相比,技藝上尚有一些差距:「瓷器鑒賞主要包括『料、工、形、紋』,這件18世紀中期日本有田地區生產的青花礬紅彩描金山水紋盤,和清乾隆景德鎮窰生產的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八角盤,就有明顯的區別。」熊寰說,「料」包括胎、釉、彩等多方面,以青花為例,日本瓷器的青花更濃郁,配合金彩、紅彩、綠彩等,看起來非常鮮艷。

  而從胎體來看,中國瓷器的胎體更薄、質地更潔白。「中國瓷器的底部光滑平整,而日本瓷器的底部會有幾個黑點,這是燒製過程中形成的一些瑕疵。」熊寰說,由於瓷土質量以及工藝水平限制,日本的瓷器大盤會出現「塌腰」(即底部塌陷)的情況。「陶工們就用三角形的支釘把盤子中部頂起來燒製,所以留下了支釘的痕跡。」

  「中國伊萬里」模仿超越

  展覽執行策展人方若素表示,伊萬里瓷生產之初受中國青花、五彩瓷影響頗深,從造型紋樣乃至款識皆以中國瓷器為藍本。隨着燒製技藝的進步,日本陶工逐步將歐洲藝術趣味與江戶時代的和式審美相融合,燒製出「柿右衛門」、「金襴手」等品類,賦予這類瓷器獨特魅力。日本伊萬里瓷隨即席捲歐洲。其中,以釉下青花與釉上彩繪結合,並在此基礎上加金彩的「金襴手」最具代表性,這種裝飾風格也被稱為「古伊萬里」。

  此次展覽中的青花礬紅彩花卉紋瓜棱蓋罐,就是日本有田地區生產的金襴手風格瓷器。方若素說,這件瓷器在瓜棱器型上使用釉下青花、釉上礬紅彩,不規則開光、摺扇紋等都是典型日本裝飾元素。「外銷到歐洲的日本伊萬里瓷多是大型的罐、瓶等陳設器,也從另一個角度反映當時日本在中國、朝鮮成熟技術基礎上,製瓷業迅速發展。」

  康熙23年(1684年)海禁逐步解除。各國的商船重新聚集於港口,原本凋敝的窰爐又燃起窰火,但海外市場發生的新變化卻令景德鎮的陶工們倍感驚訝。為了重回海外市場,景德鎮開始借鑒日本「古伊萬里」風格,燒造「中國伊萬里」瓷。

  該展覽策展人魏敏表示,此次展覽按照時間來排序,能夠清晰地看到「中國伊萬里」瓷最開始是模仿日本伊萬里瓷,主要特徵是借鑒日本瓷釉下青花結合釉上五彩並描金的裝飾手法,紋飾則大多以中國傳統紋樣為主,其中又以花卉紋最為常見。當海外市場重新向中國打開後,中國外銷瓷也會融入一些中國風格和元素。由於清政府對瓷器燒造的直接支持,以及充足的原材料、高度成熟的製瓷技術、龐大的生產規模,使得「中國伊萬里」瓷物美價廉,具有強大的競爭優勢,又成為西方的主要瓷器來源地。根據荷蘭東印度公司記錄,僅1729年從廣東運走的「中國伊萬里」瓷達19.1萬件。

  展品之一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鬥雞圖十字形盤,就是一件造型較別致的中國伊萬里瓷,整體呈十字形,盤子中央上部是鬥雞圖,中部有花卉。「花卉紋或花鳥紋在中國有花開富貴、生機盎然等美好寓意,連綿優美的卷草紋和纏枝花卉紋剛好也與當時歐洲比較流行的洛可可風格相契合,是較常見的外銷瓷紋飾。」

  指定造型紋飾量身定製

  此外,陶工還會根據外商指定的造型、紋飾燒造瓷器。展覽中的青花礬紅彩描金徽章紋盤,就是定製的徽章紋瓷器。當時歐美皇室貴族等會把家族或組織的紋章燒製於瓷器上,進一步彰顯身份地位。18世紀歐洲成功燒製硬質瓷器並普及後,歐洲來華定製瓷器逐漸減少。

  隨着茶葉、巧克力和咖啡先後傳入歐洲,以精巧的瓷器飲具待客成為一種時尚。成套茶具需求量大增,歐洲商人於是向景德鎮提供木模或其他材質的器具作為樣板,訂燒了大量造型特殊的飲具。青花礬紅彩描金花卉紋咖啡壺,就是景德鎮窰燒製的適應歐洲飲用咖啡需求的外銷瓷器。

  如果說日本伊萬里瓷的衰落是因為中國伊萬里瓷的直接競爭所致,中國伊萬里瓷的衰落則是因為另一個「強勁對手」的到來。清代前期,景德鎮陶工們在提高五彩瓷製作技藝的同時,也在積極探索一種全新的彩瓷──粉彩。粉彩大量採用進口材料,色彩極為豐富,加之繪畫技法借鑒西洋畫法,使圖案描繪細緻入微、層次分明,成為一種極具裝飾性和表現力的彩瓷。雍正時期,發展成熟的粉彩瓷器迅速取代青花瓷,成為中國外銷瓷的主流產品。而伊萬里瓷隨之在18世紀中期逐步減產乃至停燒,在經歷近百年的沉浮後最終落下帷幕。

  本次展覽舉行至10月11日,免費參觀,展期內還會圍繞「中日文化交流」、「工藝美術的創新與傳承」等主題,開展多場活動。

  部分圖片:大公報記者向芸攝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