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五牛圖》流轉五十載終歸國

時間:2020-09-02 04:23:19來源:大公報

  圖:中國古代留存今世多為花鳥人物,以牛入畫,且如此生動者,《五牛圖》堪稱孤品。圖為《五牛圖》局部

  五頭姿態各異的牛出現在一個畫面是什麼感覺?或行,或立,或俯首,或昂頭,有的牛能明顯看到大眼睛,長睫毛,有的牛還很呆萌地吐着舌頭……韓滉以淳樸的畫風和精湛的藝術技巧,向後人展示了唐代畫牛所達到的最高水平,也成就了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

  《五牛圖》是現存最古的紙本中國畫,畫作人韓滉不僅是唐代中期著名畫家、也是唐中期知名宰相。或許是當朝宰相畫家所作,《五牛圖》卷一經問世,便成為收藏的熱點,也正因為是書畫收藏界的「大熱」,《五牛圖》在皇家和民間多番流轉,也是命運多舛,中途還曾流落海外多年,於一九五○年代初驚現香港書畫市場,後經政府出面重金購回修復,藏於故宮博物院。

  資料顯示,明朝人最早着錄,《五牛圖》卷在北宋時曾收入內府,宋徽宗還曾題詞簽字,但這些痕跡都因後人的挖割而不復存在了,只有「睿思東閣」、「紹興」這些南宋宮廷的印記表明它南渡的身世。

  元滅宋後,大書畫家趙孟頫得到了這幅名畫,如獲巨寶,留下了「神氣磊落、希世明筆」的題跋。到了明代,《五牛圖》卷又陸續到了大收藏家和鑒賞家項元汴與宋犖的手中。到了清代,乾隆皇帝廣詔天下珍寶,韓滉《五牛圖》局部《五牛圖》卷被徵召入宮,乾隆皇帝非常喜愛,並多次命大臣在卷後題跋。清朝末年,名畫被轉到中南海瀛台保存,一九○○年,八國聯軍洗劫紫禁城,《五牛圖》被劫出國外,從此杳無音信。

  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寓居香港的愛國人士徐伯郊給時任文化部副部長兼文物局局長鄭振鐸寫信,表示唐代韓滉的《五牛圖》在香港露面,畫的主人要價十萬港元,自己無力購買,希望中央政府出資盡快收回國寶。鄭振鐸知曉後立即報告給周恩來總理,周總理立即下達指示,鑒定真偽,不惜一切代價購回,並指示派可靠人員專門護送,確保文物安全。文化部接到指示後,立即組織專家赴港,鑒定《五牛圖》確係真跡,經過多次交涉,最終以六萬港元成交。國寶雖然回歸祖國,但經歷了顛沛流離,畫面上蒙滿了塵垢,傷痕纍纍,更有大小洞蝕數百處。

  一九七七年一月二十八日,《五牛圖》卷被送往故宮博物院文物修復廠,由裱畫專家孫承枝主持修復。經過淋洗髒污,畫心洗、揭、刮、補、裁方、托心等,又補全了畫心破洞處的顏色,再經鑲接、覆褙、砑光等,以宣和式撞邊裝裱成卷。八個月後,裝裱修復原成的《五牛圖》卷舊貌換新顏,重煥生機,成為故宮的鎮館之寶之一。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