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看到一則幽默漫畫,講的是劉半農的故事。說是民國時期,劉半農作詞、趙元任譜曲的歌《教我如何不想她》風靡一時。某次音樂會,一妙齡女郎正在聲情並茂地演唱這首歌,恰好劉半農那天也在現場,主持人立刻請他上台。劉半農盛情難卻,只好站起來致意。女郎一看本尊,與想像中的風流倜儻相去甚遠,不禁嘆息:「教我如何再想他。」
這個故事屬於誇張演繹。根據趙元任一九八一年回清華園時的講述,某次劉半農到趙元任家中吃茶,恰好有個喜愛《教我如何不想她》的青年在座,趙元任便介紹:「這位就是歌詞作者。」青年大出意外:「原來是個老頭!」劉半農事後還寫詩自嘲:「原來如此一老叟,教我如何再想他。」其實劉半農去世時也不過四十三歲,稱不上「老叟」。漫畫將此事移植到妙齡女郎身上,無疑更增添了反差效果。
然而歷史上卻真有「教我如何再想他」的悲情故事,主角比劉半農更加大名鼎鼎,那就是《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蘇州有位絕色佳人俞二娘,讀了《牡丹亭》,對湯顯祖傾慕不已,非君不嫁,甚至甘願為奴為婢。直到後來得以一睹真顏,沒想到朝思暮想的玉面郎君,竟是位蒼髯皓首的老者。一直幻想的柳夢梅、杜麗娘的佳話,頓成夢幻泡影。俞二娘極度失望之下,竟投繯自縊。
如今資訊發達,「粉絲」們可以三百六十度追蹤「愛豆」,不會產生錯戀「湯顯祖」的誤會。仍有些「俞二娘」強行將自己代入,腦補「霸道總裁愛上我」的戲碼。不過再發達的追蹤,也有死角。有些台上風度翩翩的「愛豆」,因為背後的齷齪事而「塌房」、令「粉絲」大跌眼鏡的案例,也不在少數。說到底,「粉絲」愛的,還是那個依靠想像雕琢、各種濾鏡打磨的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