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海外華文文學很多年,加勒比地區國家的華文文學創作卻未曾留意。這次有機會讀到劉廣元先生的長篇小說《界河悠悠》,才發現原來在一個未曾受到關注的地方,也有着相當出色的華文文學作品。這部小說以家族故事為基底,融入民族抗戰的宏大敘事,既有「微觀」的家族史也有「宏觀」的民族史。小說以常家、趙家兩個家族子女與章嘉軒之間的愛情糾葛和友情故事,描繪了在外族入侵面前不同黨派、不同政治力量團結禦侮、共同抗敵的壯麗畫卷。章嘉軒是蔣介石任命的東北義勇軍十四路軍司令,他的同學趙睿智是共產黨地下工作者(為日軍當翻譯),而常家的兩個女兒淑琴、淑婉和章嘉軒、趙睿智都是同學,雖然常家最先是想讓睿智和淑琴成就姻緣,結果淑琴愛的卻是嘉軒,令人驚訝的是妹妹淑婉愛的也是嘉軒─後來睿智娶了常家三姑娘淑芬。如此錯綜複雜的政治關係和情感關係,卻並不妨礙他們一致對外同心協力打擊日本侵略者。
抗戰時章嘉軒團結各方力量(包括收編土匪)開展抗日對敵鬥爭,他的部下葛鵬飛和趙睿智合作一起清除了日酋藤原。到了抗戰結束、解放戰爭爆發,睿智做了縣長,嘉軒卻去了台灣。當年抗戰時一起殺敵的「戰友」最終還是分道揚鑣─而兩岸的分離,造成了中華民族至今仍在持續的痛。
這部小說以「小家」(兩個家族)寫「大家」(中國現代歷史),通過不同家族內部的青年人由於選擇的政治道路不同、情感對象不同,而走上了不同的人生道路,背負了各自不同的命運。人生的「界河」對他們來說錯綜複雜且不斷變化,既「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又「剪不斷,理還亂」,而盤根錯節的「界河」狀態以及由此導致的大量「灰色地帶」的存在,正構成了這部作品真實而又感人的力量。
這部小說堪稱作者家族歷史的投影,作者的外祖父就是章嘉軒的原型─真實的歷史,原來就是這麼有着界河卻總是溢出界河悠悠流淌着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