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普通讀者/杜卡斯之謎(上)\米 哈

時間:2025-09-05 05:02:25來源:大公报

  未知,往往比真相更令人着迷。未知蘊含無限可能,它是懸疑,是期待,也是心跳加快的原因。有時,當我們揭曉那未知,答案一旦浮現,也許帶來理解與安定,卻同時也結束了那份快樂。這也解釋了為何我讀一本偵探小說會越讀越慢,因為捨不得。

  馬恩.雷(Man Ray)的《伊西多爾.杜卡斯之謎》(L'Enigme d'Isidore Ducasse, 一九二○)也是這樣一件作品:一台縫紉機,被軍毯與繩索裹得嚴嚴實實,我們無從得知其中的真實(裏面是否真的有一台縫紉機?),卻被那未知所吸引。縫紉機,這個再尋常不過的日常物件,一旦被遮蔽,就喪失了「功能性」,卻獲得了「想像力」。它或許不再是縫紉機,而是一個怪異的身影、一個潛藏的物體,又或代表一種被壓抑的慾望,或過去。馬恩.雷沒有讓觀者解開布包,他更在完成作品後便將之拆除,只留下照片。換言之,這件作品的意義並不在於「物自身」,而在於它成為「謎」的那一刻。未知,即其核心,答案反而可有可無。

  馬恩.雷出生於一個俄裔猶太移民家庭,父母是裁縫與縫紉師,這或許解釋了為什麼《伊西多爾.杜卡斯之謎》的主角會是縫紉機,也甚至解開了這件作品有關過去與記憶的潛在主題。縫紉是馬恩.雷的家族記憶,而將縫紉機裹起來,既像是致敬,也像是隱瞞。他曾說過:「我的目的從來不是記錄夢境,而是實現夢境。」這句話揭示了他的藝術態度:夢不是要被保存,而是要被實踐,而未知也不是要被揭露,而是要被延續。如此的創作態度使馬恩.雷從美國走到巴黎,再回到美國,穿梭於繪畫、攝影、雕塑、時尚與電影之間,無所不至,成為一代達達主義藝術大師。

  又說,這一台被遮蔽的縫紉機,何以叫作《伊西多爾.杜卡斯之謎》呢?這不是謎,而是啟發自法國詩人洛特雷阿蒙(Isidore Ducasse)的一句名言:「美麗如同一台縫紉機與一把雨傘在解剖台上的偶遇。」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