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古聞港食/雞湯黃魚羹\蕭欣浩

時間:2025-05-19 05:02:16來源:大公报

  要推廣本地海鮮產品,能煮能試最直接。幫忙協作屯門社區活動,教授街坊煮古菜,兼談古代飲食文化,活動得魚類統營處支持,送來本地養殖的冰鮮藍瓜子斑與南美白蝦。參考南宋《山家清供》,製作「魚蝦薺筍羹」,鮮魚起肉,白蝦去殼,洗淨細切。薺菜沒備,棄用。竹筍轉成甘筍,實行在家煮食妙法,就是活用現有食材,加點切碎油麥菜,同樣美味。

  材料分好,合作分工,有滾魚湯,有煎材料,反正煮無定案,各師各法。湯羹成品,有些魚味濃,有些菜味重,有另添麻油,入口順喉,喝得開懷,就是好湯。魚煮湯羹,古今皆有,《清稗類鈔》有「黃魚羹」一條,說:「黃魚羹者,以黃魚拆碎,入雞湯作羹,微用甜醬水、縴粉收之。」黃魚蒸熟拆碎,雞湯作底,魚肉同煮,「縴粉」即「芡粉」,甜醬加水,添味勾芡。

  湯能單喝,也可以用來煮魚,如《清稗類鈔》「煨刀魚」的記載,言:「煨刀魚者,以火腿湯、雞湯、筍湯煨之。如慮刺多,可先以極快之刀刮為片,用箝去其刺。」火腿、雞、筍同煮,是現在燉雞湯的做法。濃湯先備,刀魚可整條煨煮,或切片去骨鉗刺。

  書中同見「煨銀魚」,煮法相似,詳如下:「銀魚以雞湯煨之,加火腿絲、肉絲、筍絲。」「中國銀魚」即現稱的「白飯魚」。湯底再添豬肉絲,應是雞肉以外的湯料較少。《清稗類鈔》另有「炒銀魚」,說「銀魚炒食甚嫩」,可用醬油水炒,或用雞蛋炒,近現代的「白飯魚煎蛋」。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