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在文字或視覺的創作裏,「森林」都是一個強烈的象徵,它就像真實的森林一樣,既存有豐富的活力,又是刺激的、危險的、無法言說的。
在文藝的森林裏,滿布扭曲的樹影、陌生的聲音,以及,某段難以回顧的童年記憶,而對於馬克斯.恩斯特(Max Ernst)而言,他的那片森林又是真實的指涉,是那一片德國布呂爾城外的樹林,也是他童年夢魘與想像的源頭。
恩斯特曾說,「森林既令人着迷,也令人恐懼」,於是,我們又可以從他的《森林與鴿子》(Forest and Dove,一九二七)一畫,窺見這位超現實主義大師如何將恐懼轉化為作品,又如何在失落中重塑叫人着迷的自我。
在《森林與鴿子》,一隻形似兒童筆下塗鴉般的鴿子,蜷縮在幽深晦暗的森林之中。那鴿子不是聖靈,也不是和平的象徵,是恩斯特自己,是那個在森林陰影下長大的孩子,也是那個經歷戰爭、失去父親、與世界格格不入的靈魂。
在這裏,森林並不溫柔,它在畫布上盤繞如妖物,更是帶有鋸齒的妖物,似要吞沒這隻無助的鳥。樹的肌理厚重而立體,那是恩斯特獨創的「刮擦技法」(grattage)造成的。每一道痕跡,都像是記憶的刮痕,反覆、深刻。
這不是一幅關於大自然的畫,而是深層心理的再現:畫中隱約見到天空,卻沒有方向、沒有深度,鴿子淹沒在視覺的壓迫感之中,牠沒有飛翔的姿態,只能靜默地等待。
但,就在這靜默的等待中,我們看見了一絲「不被吞沒」的力量。那是一種童真的純粹感,彷彿象徵着生命力,以至復活。這一隻小鳥,代表了一種來自創傷深處的凝視,而恩斯特要讓我們明白,創傷不只是崩毀,也可以是重構自我的開端。
在恩斯特的創作宇宙中,這一隻鳥是關鍵的象徵,是恩斯特創造的替身,更是死亡與再生的代名詞。這一隻鳥,不是一般的自然世界中能夠找到的鳥,恩斯特甚至賦予了牠一個獨有的名字,那讓我下一回告訴你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