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人一般對昆蟲所知甚少,多感到害怕甚至恐懼,在生活中接觸到的大多都是叫人厭惡噁心的害蟲,往往殺之而後快;從前孩子以鬥蟋蟀、鬥獨角仙為樂的情景,早已不復見。
早前由西九文化區與前進進戲劇工作坊聯合主辦及製作、羅妙妍與岑宗達聯合編導的《給美狄亞的男孩們》,其中一位小演員很愛昆蟲,曾飼養甲蟲並取名為「跑步機」。劇中放映了一段她跟一位生態教育工作者的有趣對話,後者形容蜻蜓於昆蟲界猶如神一般的存在,幼蟲時在水中吃小魚、蝌蚪,羽化成蟲後,在空中捕食飛蚊、飛蟲,控制生物數量。纖幼細小、生命短暫的蜻蜓,當然非無敵之軀,也會成為雀鳥的食物,回到食物鏈的能量循環中去。
蜻蜓是昆蟲界的飛行之王,其飛行姿態輕盈優雅、機動敏捷,既可高速飛行、垂直升降、戛然懸停、瞬間轉向,甚至反向後退,技術高超。事實上,機翼設計便參考自蜻蜓的翅膀結構,以減少飛行時的顫震。人類要向大自然學習的東西實在太多了。
最理想的飛機形態,或能在虛構作品中尋。宮崎駿《天空之城》有蜻蜓飛行器;丹尼.維勒納夫執導的《沙丘瀚戰》,有貌似蜻蜓的飛行器「撲翼機」,通過機翼急速振動,跟蜻蜓一樣能夠高速飛翔、垂直升降,收起機翼時又能迅速俯衝,如果以航拍視點觀其飛行,大概會看到一群金屬蜻蜓在沙漠上閃爍飛舞,十分壯觀。
或許未必需要發明出多啦A夢著名法寶竹蜻蜓才叫文明願景。當人類能夠像蜻蜓一樣,如此優雅飛行,或許才是一個更懂得與大自然共存的文明──但千萬別像《沙丘瀚戰》的沙漠星球厄拉科斯,那麼四野荒蕪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