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十八彎/團圓情結\關 爾

時間:2023-09-26 04:03:21來源:大公报

  某種程度上,「圓」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不可或缺的精神支點。自古至今,中國人對「圓」有着格外的偏愛和珍視,更將其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建築裏的「圓」,是敬畏自然,因應「天圓地方」理念建成的天壇祈年殿,氣勢恢宏,巍峨壯觀;繪畫裏的「圓」,是和諧包容,《太極圖》中兩隻魚首尾互咬,寓意互依互存,生出天地萬物;舞蹈裏的「圓」,是靈動鮮活,水袖一甩,空中現出一個圓,行雲流水,別具美感。

  這種審美取向衍生到文化情感上,鑄就了對闔家團聚執著的追求和渴望。「散而復聚」所內置的情感足以抵銷任何外在阻力,我們無需任何理由「加持」,便會義無反顧地踏上千里歸途。天上的明月,家中的柚子,手中的月餅,人間的奔赴,「圓」的美好中隱含着中國人對生活最誠摯的祝福。思鄉情愫更是古詩詞中恆久的話題和意涵。「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等等膾炙人口的詩句,道盡多少羈旅遊子、故園雙親濃烈的離愁別緒和思聚情意。

  這種團圓情結更成為家國情懷的基因、「大一統」文化的內核。從歷史的軌跡來看,數千年間中華民族雖歷經了戰亂、動盪、分裂等多種形態,但追求和維護國家統一,始終是歷史的主基調。辛棄疾的「醉裏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傳達了殺敵報國、收復失地的理想;陸游的「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抒發了壯志難酬、英雄遲暮的悲恨;岳飛的「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詮釋了報仇雪恥的決心和保家衛國的壯志,千百年來感染了無數華夏子孫。

  可見,追求「大一統」的情懷,是中華傳統文化長期陶冶的結果,是經歷骨肉分離、國破家亡之後傷痛思維的沉澱和重構。它歷風雨而不衰,遭浩劫而彌堅,成為無數中國人心中根深蒂固的情結。

  很多西方精英始終不明白,中國人為何對「地圖上一點不能少」錙銖必較,對各種分裂言行睚眥必報。其實只要讀懂了中華民族追求「大一統」的文化內驅力,一切便有了答案。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