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口上奧林匹克森林公園度周末。走過一片海棠林時,我對女兒說,記得不,你小時候有一次走累了,咱們在這兒歇了好久。她說記得,還在前面的店裏買了薑汁紅茶喝。妻笑着說,你的腦子是長在胃裏的。
是啊,誰的腦子不是長在胃裏呢?毫不誇張地說,美食是人生地圖上最重要的標記。一日三餐定義了生活的基本節奏,日子裏的煙火氣,十有八九來自食物。旅行途中就更是了。各地的歷史、地貌、建築、民風,身臨其境時興致勃勃,時過境遷能記住的有多少?和特色美食一比,幾乎全要敗下陣來。這些美食不一定豪侈,也未必網紅,往往只是在正確的時間出現在了正確的味蕾上,慰藉了旅途的孤涼,又或滿足了關於異域的想像。
有人說,電商物流如此發達的今天,足不出戶,各地美食就入我廚中,何勞遠遊。殊不知,地方美食需在當地食之,方可盡其美。比如涼粉吧,隨處可得。數年前的初夏,我路過平型關,停下車歇涼,在一座關帝古廟外,聞着風中粗礪的香燭焦煙,站着喝完了一碗老鄉從大塑料桶裏舀出的渾源涼粉,老醋之酸,粉塊之滑,油炸豆瓣之脆,湯汁之冰,真絕配也。這滋味,離了此關此廟此風此煙,是絕難複製的。
美食引路,導人回家。我們對家鄉、親人的記憶,多半嵌在食物中。隨着年歲增長,我愈發覺得人最難改的好惡關乎趣味,其中最硬核的又是與食物相連的那部分。這些年,我走遍了中國幾乎所有省份。作為一個不挑嘴的吃貨,我的胃對各處吃食皆能接受,有些還十分痴迷,但這絲毫沒有減弱它對家鄉──我指的是那個我吃人間第一口飯的小鎮──風味的懷戀,正如歌裏唱的「從來不需要想起,永遠也不會忘記」。
腦子長在胃裏,是人之常情,亦是長情之人。最不安分的探險家也不會忘了他的家鄉,其情同也,其理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