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知見錄/多少心靈被菜市場治癒\胡一峰

時間:2023-09-11 04:03:08來源:大公报

  「城市漫步」方興未艾,漫遊菜市場又登上熱搜。多個網絡平台的數據表明,逛菜市場的愛好者中,年輕人佔了很大比重。文藝青年聚集的「豆瓣」網上的「菜市場愛好者」小組,人數高達十五萬多。菜市場的走紅,大概由於對煙火氣的渴望。朝九晚五的生活,像是烘焙店裏的糕餅模子,看起來花樣百出,其實是缺乏靈韻的複製品。菜市場卻是讓小日子滿血復活的地方。

  說到買菜,大抵不出兩種場景:其一,走進菜市場,在攤位前挑挑揀揀,選上一把青菜,偷偷把老葉子掐去幾片,甩一甩噴在葉子上的水再上秤,死纏爛打抹去兩毛三毛錢,心滿意足拎回家去;其二,掏出手機,劃亮屏幕,點開網上超市,選中菜品,下單付款,等快遞上門。後者為了活着,前者更像生活。

  漫遊菜市場,未必為了買菜。聞一聞菜市場的魚腥氣、泥土氣,聽聽喧鬧聲,可收治癒之效,我的住處附近原先有個早市,也就是菜市場。早上六點開門,十點關張,一到周末,人聲鼎沸,熱鬧非常。有個主營塊莖蔬菜的大叔,嗓門嘹亮得很,且喜自編叫賣聲。有一次,我聽他大喊:「心裏美大蘿蔔,誰買誰有福。」蘿蔔的「蔔」,他不念「波」而作「簿」,於是,兩句話恰好押在姑蘇轍上。路過的一位阿姨聽到,不樂意了:「呦,吃個蘿蔔怎麼還道德綁架啊。」聞之啞然,繼而捧腹。

  我還體驗過菜市場坐車遊。某次在晉西北,一大早乘縣際大巴,穿村鎮而過,不知那天碰巧遇到趕集日,還是那地兒正好有個菜市場。狹窄的道路兩側,一個挨一個擺的全是菜攤,我們的車輪幾乎碾着竹筐、魚盆緩慢而堅定地行駛。我提心吊膽坐在車上,生怕碰倒了什麼人或菜。窗外賣菜的和買菜的卻處變不驚,似乎身邊這輛車就根本不存在。一時間,我恍惚覺得自己開進了國王十字車站的九又四分之三站台。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