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某女士剛成年的兒子遇車禍喪生,最近丈夫又因病辭世。其夫生前十分操勞,雖年紀不很大,但從查出絕症到不治僅數月時間,親朋們無不對她的命運深表同情。
家庭悲劇往往帶出一些思考:如果,一個不能或不願外出工作的主婦,該怎樣做好相夫教子的工作?如果,為妻者處世能力有限又不懂自省,該如何節制跳舞打麻將等業餘愛好?如果,丈夫的收入始終不豐,家庭很難富有,妻子該否堅持同甘共苦?
前些天我看完一本關於法國君王路易十六皇后瑪麗的書,是某日本作家寫的,她以凡爾賽宮展出的繪畫及珍品為題材,並引用信件,來還原瑪麗的生命軌跡。瑪麗十四歲成為太子妃,十八歲做王后,前半生享盡榮華富貴,如果,她不是任性妄為而是勤於學習,聲譽或不會從山巔跌下谷底;如果,她不是肆意揮霍,而是憂國親民,或不會三十七歲就被送上斷頭台……她哥哥看得明白:「革命將是殘酷的,也許是你咎由自取。」
智者常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做人須打醒十二分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