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文藝中年/粵劇四代同台\輕羽

時間:2022-08-17 04:24:37來源:大公报

  看到康文署為慶賀香港特區成立二十五周年紀念而主辦的粵劇節目《四代同台》,坐在觀眾席的我不無感慨。

  如此大型節目,香港戲班已經難以自行承擔,近年來都是由特區政府部門主辦演出,即是由官方的公帑支付製作經費,讓市民可以用較低廉的費用購買門票。如此狀態,說明了香港本來興旺的粵劇表演,若要純粹由市場支撐下去,經營十分困難。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粵劇市道不景氣,並不只為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其中一個主要原因,當然是粵劇紅伶青黃不接。我記得前幾年觀賞同類型節目,曾見「五代同台」的標題。當時要數班齡(即是參與戲班演出的實際年期)資深而仍然活躍於舞台表演的紅伶,就是花旦陳好逑和丑生尤聲普,二人都在去年駕鶴西歸,令香港粵劇界痛失英才。

  現在數來仍經常在舞台上同台表演的粵劇演員,大概就只能以四代區分。《四》節目以文武生吳仟峰和萬能「泰斗」阮兆輝掛頭牌,肩負起繼往開來的責任,實在當之無愧。我觀賞的場次,二人合演《十奏嚴嵩》折子「寫表」及「奏嵩」,吳氏飾演海瑞,阮氏飾演嚴嵩,表演旗鼓相當,各有千秋。同場的廖國森飾演嘉靖帝,班齡其實只略遜幾年。廖氏早年曾獲「武生王」靚次伯執手傳授「坐車」技藝,早已是本地粵劇第二代的中流砥柱。同場飾演海夫人的陳詠儀,班齡相對年輕少許,雖當作是第三代演員,但現也是各大戲班的正印花旦。

  我一向較關心年輕新秀的發展。是次節目的第四代演員,以生角譚穎倫和旦角梁心怡作為代表。二人真實年齡都只是二十來歲,但都是童年起已學習粵劇。心怡年前在香港大學法律系畢業,但仍然選擇於粵劇舞台表演,實在難得。穎倫與心怡是次合演《李後主》之「私會」,整段折子都以唱曲為主,展現了二人多年來的苦練成果。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