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艺文 > 正文

漂遊記/海景廣場\杜 若

時間:2022-04-05 04:24:21來源:大公报

  我一直對城市中的「半老」建築情有獨鍾。在香港,相對於已經被活化了的大館、美荷樓與南豐紗廠,雖然修舊如舊的確好抵讚,但相較而言,我更喜歡八文樓的煙火氣,「怪獸大廈」的擁擠與六七十年代修建的公居屋區裏的街坊氣息。

  自從來了深圳之後,因防疫要求,我鮮少出門,更不必說去街區尋找這樣的老舊建築了。而深圳剛過四十年的特區歷史,與飛速建起的高樓大廈,更讓我覺得,這座城市難以找尋這種「半老」建築。但前幾天,去剪個頭髮的功夫,竟然讓我找到了一個獨特氣質的老樓──海景廣場。

  海景廣場坐落於深圳南山區,附近都是新開發的高樓大廈,在無數玻璃幕牆的對比下,更顯得它「風華不再」。它有着三十餘年歷史,是八十年代末香港商人在還沒有開發起來的深圳南山投資興建的一座寫字樓。

  聽它的名字就知道,這座寫字樓在建成的當年是能看到海景的,在當時,它三十餘層的層高與寫字樓往外望去的風景,依山傍海。或許也是豪華寫字樓的代名詞。而如今,從海景廣場往南五百米,才能到達近幾年新建的沿海步道。這五百米,是人與海的博弈,也是深圳速度的寫照。

  如果不是在軟件上搜索到,有一個評價頗高的理髮店在這座大樓中,我想我不會走進海景廣場。進入海景廣場,一樓還依稀能看到一絲曾經的模樣,電梯間與前台位置的設計的確能讓人回想它當年的輝煌。可現在那裏已經空無一人,取代它的是門口坐着曬太陽檢查核酸的保安大叔,而電梯間裏壞了一盞的燈泡與樓裏鱗次櫛比的小公司,在訴說着它現在的沉默。

  理髮店的窗口能遠望到一線海景,在深圳速度的映襯下,這裏的故事可能已經接近尾聲,可深圳的故事,卻還在繼續。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